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民族醫(yī)藥
分享到:

醫(yī)藥沿革

布朗族是從遠古商周時期緩慢進步、生存、發(fā)展而來的古老民族,生活在亞熱帶被茂密森林包圍的崇山峻嶺之中。由于受到交通阻礙、經濟文化交流不便及異族統(tǒng)治的影響、社會進步緩慢導致本了民族的原始醫(yī)藥發(fā)展亦是緩慢的。


從商周時期到明代,布朗族基本上屬于原始社會后期,原始宗教中的占卜、祭祀、圖騰崇拜得到生存和發(fā)展,催生了布朗族的原始醫(yī)藥?!恫祭首逦幕笥^》說,據《逸周書?王會解》中又載:“成周之會……氐羌以鸞鳥……蜀人以文翰……方人以孔鳥,卜人以丹砂……州靡費費(狒狒)?!边@里所說的“卜人”就是當時布朗族先民的稱謂,以后歷代的稱呼也都基本相同,所說的丹砂等貢品(生活用品)亦均產自布朗族先民生活的怒江流域和瀾滄江流域一帶,《蠻書》中就曾有古永昌即出丹砂的地方的記載。而隋、唐、宋時期是從濮人中分化出來的樸子蠻,即現代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一直沿用卜人的生活用品。到了宋朝末期布朗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單一的民族己完全形成。元朝以前布朗族的原始醫(yī)藥和其族源文化均處于萌芽狀態(tài)。


據《勐??h衛(wèi)生志》載:早在傣歷639年(1277年)就有翔實的文字記載,民間廣泛流傳著傣醫(yī)藥的手抄本。傣族和布朗族的民間醫(yī)生都把豐富的治病經驗鐫刻在貝葉上或書寫在緬紙?zhí)希闪速N身的行醫(yī)手稿世代相傳,形成了具有顯著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醫(yī)學。李拂一先生在《十二版納志》中記述:“擺夷蒲蠻(傣族、布朗族)病鮮求補醫(yī),以賧佛送鬼為已疾之不二法門。間有醫(yī)藥亦極幼稚,診斷切脈望色似中醫(yī),藥則無所謂丸散湯劑之作,無煅煨炙炒浸洗煎煮之制,概以生藥就粗糙碗底磨冷水作服。處方多系單味,極三四味為止,不似時醫(yī)用藥之龐雜。惜用量過微,氣味淡薄,非用大量,且非浸煮不能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者,用等于無。縱使藥癥相副,亦雖奏效,擺夷之不喜醫(yī)藥,或以此耳。然亦有其歷來相傳之特效方藥多種,其奏效之確實迅速有足驚者,如創(chuàng)傷骨折墮胎艾毒箭一類之方劑是也?!?/span>


元、明、清時期布朗族的行醫(yī)人員均為“神藥兩解”及務農“兼業(yè)”人員,沒有專職醫(yī)藥人員。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總結出了一些用草藥治療疾病的方法。所保留下來的傳統(tǒng)醫(yī)藥,主要有簡單易行的一些醫(yī)技,方法多為刮痧、揪痧、針刺放血、京竹筒療法、口咂療法、石頭療法、牛舔療法、熏洗濕敷、推拿按摩、拔火罐等療法。用藥多為就地取材,多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果或全草以及動物藥(雞內金、穿山甲殼、黃鱔、野豬蹄、木奈何等)入藥,主要以新鮮藥物為主藥,配方藥劑多以煮服,間有用酒、水送服。用藥具有單味多、復方少的特點,一般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外用法主要有洗、泡、敷患處等。醫(yī)術簡練實用,易在民間推行。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衛(wèi)生志》記載:民國年間有一布朗族民間女醫(yī)生,在雙江勐庫鎮(zhèn)的公弄一帶行醫(yī),她有豐富的接生、醫(yī)治婦產疾病的經驗,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歡。


再有,因他們崇信鬼神,在醫(yī)療方面釆取“神藥兩解”的方法。


如雙江公弄布朗族村傣老三家,數代兼農兼醫(yī),在治療外傷、皮膚病、腸胃病方面很有療效。他家祖上傳下來的醫(yī)術,除為病人抓藥治病以外,還要念口功“驅鬼”,看雞卦占卜。他們家中現仍存有祖上傳下來的用佛經文字記錄的口功咒語文本和雞卦書。雙江、瀾滄、勐海各地的布朗族村寨都有如此情況。


然而,“神藥兩解”也好,草藥偏方也好,用布朗族民間醫(yī)術醫(yī)治普通的常見病是有療效的。但是,用于治療瘧疾、天花,甚至雈亂、鼠疫等惡性傳染病,就顯得回天乏術了。布朗族生存的地方,又是上述疾病肆虐的地帶。


明清時期,瘴氣肆虐,官方對“瘴氣”束手無策,任老百姓自生自滅。民國時期,官方雖知瘴氣瘧疾原是瘧原蟲,但因為人力財力不足,防治不力,絕大多數人也只能聽天由命。進入夏季,瘧疾、痢疾、天花、瘟疫等各種傳染病蔓延流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與健康。1926年,在西雙版納布朗山的老曼峨寨,這個當時有百余戶人家的村寨,因天花流行,先后死亡160多人,全寨只剩下幾十戶人家居?。?947年,布朗山新曼峨寨瘟疫流行,致使戶戶傳染發(fā)病,在短短的兩三月內,全寨死亡人數超過50人。雙江在歷史上也是瘧疾超高流行區(qū),同時又是全國少有的鉤端螺旋體病流行區(qū)。此外,如天花、白喉、“流腦”“乙腦”、麻疹、百日喉、脊髓灰白質炎等10多種傳染病長期流行。1947年至1950年,瘧疾在勐勐壩暴發(fā)流行,各族群眾死的死,逃的逃,全壩子48個村有17個村絕了人煙。位于今雙江車站附近的尹甸村,原有100多戶,到1950年只剩下10余戶人家。整個勐勐壩人煙稀少、田地荒蕪,荒家破墳隨處可見,景象凄涼萬分。


西雙版納州的勐海壩也是聞名的瘧疾流行區(qū)。建國前夕,疾病發(fā)病率高達90%以上,而且傳染病的種類繁多,天花、霍亂、鼠疫、鉤端螺旋體都有。這些疾病長期折磨著這里的人們,勐海壩原有20多個寨子,10000多人口,1929年瘧疾等傳染病暴發(fā)流行,有5000多人死亡,此后人口銳減,至建國初僅有6個小寨子,有14個村寨變?yōu)榛拇?,雜草叢生、野獸出沒,景象萬般悲涼。在瘧疾流行的高峰季節(jié),新生嬰兒也被染上。過往客商有的死在旅店,有的死在半路上。建國初期,有關單位專門做過調查,因患瘧疾而脾臟腫大的成年人占95%,12歲以下的兒童達100%。那時人們談“疾”色變,人人自危。


解放后,政府致力于解除各族群眾疾病痛苦,大力發(fā)展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

原文標題:醫(yī)藥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