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歷2月20日左右為雨水,此時太陽位于黃經330°,表示少雨的冬季已過,降雨開始,雨量逐漸增多,并含雪散為水之意。
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此時凍土層變淺,土壤表層夜凍日化,開始返漿,有利于小麥返青,是適合播種的時節(jié)。
雨水節(jié)氣中的三候為:“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闭f明雨水節(jié)氣中,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后食的樣子;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立春掀開了春天的序幕,大地從閉藏開始生發(fā),人體也漸漸從冬藏轉入春生。然而天氣依然寒冷,助寒的風逐漸增多。《黃帝內經》曰:“風為百病之長?!憋L能導致許多疾病,因此雨水養(yǎng)生重在避風。
風邪很少單獨出現,與寒為伍叫“風寒”,與熱為伍叫“風熱”,與濕為伍叫“風濕”,如生活中經常出現的風濕痹痛、風寒外感等。立春時節(jié),寒氣襲人,大多以風寒形式存在,因此民間有“春風如刀刮,死牛又瘦馬”之說?!按何媲飪觥笔敲耖g的一條保健諺語,冬季三月草木零落、冰凍蟲伏,相應地,人體的新陳代謝減緩了,抵抗力降低了,容易得病,也極易損傷陽氣,微感風寒,就容易引發(fā)舊疾,所以在這時候,保健養(yǎng)生要注意御寒防風,春季養(yǎng)生保健不要急于減少衣服。其實,春風在溫暖之中暗含殺機,出汗以后要盡快將汗擦掉,不要敞開胸懷受風勁吹。春天要適當地捂一捂,可以使疾病減少,特別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
在春天,人體經常會感受風邪,那么如何躲避風邪的侵襲呢?梳頭會防止風邪侵入人體。《圣濟總錄I神仙導引》中載有:“梳欲得多,多則祛風,血液不滯,發(fā)根常堅?!薄堆訅劢洝穭t有“發(fā)多梳能明目祛風”的說法。
人頭部的后面存在著三個穴位,即兩個風池穴,一個風府穴。中醫(yī)上有“風府、風池尋得到,傷寒百病一時消”之說。時常梳頭,會對這三大穴位形成刺激,確保氣血通暢,令風邪繞道而行。
【風池穴與風府穴】
風池穴具有抵御風邪侵入人腦的作用,若是想要攻克這個頭“城”,就務必先破掉這個“池”,此為風池的意義所在。“風府”表明其為風聚集的場所,進而也為生氣、和氣、動氣聚集的場所??梢姡帮L府”的意義便是表明,其為生命的所在地,因此這是人體的一個大穴。
梳頭方法:使頭發(fā)散開,首先用梳子梳理散亂的發(fā)端,而后用梳子緩慢旋轉著梳攏。開始的時候,先由前額的發(fā)際往后梳,必須采用全頭梳,即自發(fā)際梳至頸后的發(fā)根處。然后,俯身自后頸發(fā)根梳至發(fā)梢末端。再由左、右耳的上部分別往反方向梳理。
如果老人頭發(fā)稀疏,可以用手指來取代梳子,自前發(fā)際緩慢梳至后發(fā)際,一邊梳一邊對頭皮加以按摩。梳頭的時候,身體可微微向前屈或者朝后仰,以此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用力要均勻,不可過猛,速度要均勻緩慢。梳頭的時候,每個部位重復操作5~6次,以平均每天約梳理100次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