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
江米粉、山藥粉、綿白糖、飴糖、香油、桂花精、熟面。
【做法】
1.江米粉加工:江米洗凈,進行磨粉。磨好的江米粉一般要貯藏半年左右,叫做陳化,以使江米粉吸潮去其燥性,才能達到制品松軟爽口的要求。
2.潤糖:把山藥粉、綿白糖、飴糖、香油、桂花精放在缸內(nèi)加水攪拌。攪拌均勻叫做潤糖。經(jīng)12小時待糖粉充分溶化后,即可使用。
3.調(diào)粉:取適量經(jīng)過陳化的江米粉與潤好的糖混合攪拌,使其發(fā)絨柔軟叫做調(diào)粉。
4.裝璜:稱取適量的調(diào)粉放在鋁模內(nèi)鋪平,用壓糕機壓平,用刀將模內(nèi)粉坯切成4條,再用“銅奈”在表面壓平,連同糕模放入熱水鍋內(nèi)燉制,燉時要注意氣溫與火候,一般氣溫在20℃以下時,火力要小,如在20℃以上,則火力要旺些,避免米粉發(fā)脹,同時還要注意鍋內(nèi)水溫,鍋里的水要始終保持微開狀態(tài),使糕防止含水過多。燉1.5~2分鐘,糕粉遇熱氣而黏性增強,糕坯成形即可出鍋。
5.冷卻、分條:取出鋁模,把燉好的糕坯扣在案臺上,糕坯條子緊貼在鋁模的那一面是面,因吸水充分而光滑滋潤;另一面是底,雖平整但不如面部滋潤,稍加冷卻即把糕坯條面對面地擺好繼續(xù)冷卻。
6.裝屜回鍋:把糕坯條面對面、底對底地立放在專用木屜里,然后入鍋急火蒸約5分鐘即可。注意往屜里放置糕坯條時,應使面與面的間隔空隙小些,底與底的間隔空隙大些,以使底部在回鍋時充分吸水,增加其光潤和滋潤程度。
7.整齊放置:回鍋下屜后,撒少許熟面,趁熱用銅鏡(也叫做銅奈)把糕條上下及四邊平整美化,好裝入不透風的木箱內(nèi),用布或棉被苫蓋嚴密,放置24小時,其目的是為了使糕坯將水分充分吸收,以便保持質(zhì)地軟潤和防止霉變,待次日切片。
【推薦理由】
質(zhì)地滋潤細軟,猶如凝脂,能久藏不硬。它能名滿大江南北,進人御膳房,和乾隆皇帝有關。據(jù)說,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淮安府城西北的河下鎮(zhèn)。龍舟到達這里,那里的鹽商們紛紛接駕,叩請皇帝上岸盤桓幾日。結果,乾隆被一個姓汪的大鹽商迎接到他家的花園駐蹕了。一頓豐盛的大宴必不可少,餐后品茶,乾隆這時的眼光,無意于香茗,全被瑪瑙盤子里兩碟同樣的細點吸引住了。這細點,一碟小長方塊,都是切成的薄片兒,晶瑩潔白,惹人喜愛。乾隆竟忘了用牙筷,順手先拈兩片,一嘗,香甜松軟,清新可口,頓時大加贊美:“何來佳點,如此大快口福!”他一面贊嘆,一面一片片抓著吃。眨眼功夫已經(jīng)吃下十多片,這才抬起頭來向汪鹽商道:“此物是何名稱?市上可有出售?”汪鹽商回奏:“此乃小臣家傳糕點,外間并無售賣之處。既蒙皇上賞識,小臣斗膽,叩請恩賜佳名?!鼻∮衷敿毑閱柛恻c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盼咐御膳房以后要做此佳品。
乾隆答應給汪鹽商家傳糕點起個典雅的名稱。他思索一會,揮毫題字:“云片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