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臟腑養(yǎng)生 > 正文

五味入五臟,甘甜食物最益脾胃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0/15
導讀:中醫(yī)的歸經理論認為,“五味入口,各有所歸”,這個“歸”是指五味在進入人體后喜歡進入哪個臟器,具體來講就是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腎。


中醫(yī)的歸經理論認為,“五味入口,各有所歸”,這個“歸”是指五味在進入人體后喜歡進入哪個臟器,具體來講就是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也就是說脾對應甘味,甘甜味偏于入脾。

●何為甘甜食物

中醫(y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主要的是它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饵S帝內經》中反復強調“甘入脾”,也就是說脾主甘味,因此脾氣虛時,適當多吃點甘味食物,可補益脾胃。

五谷雜糧中,性溫味甘的食物首選谷類,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麥。

蔬果中也有很多甘味食物,如刀豆、南瓜、扁豆、紅棗、核桃、栗子、土豆、白薯、芋頭等。

●春季食甘最益脾胃

就季節(jié)而言,春季食甘,是養(yǎng)脾的最好季節(jié)。春季陽氣

生發(fā),人體腠理疏松,陽氣易外散發(fā)泄,加上氣候轉暖,人體活動容易出汗,耗傷津液,所以應及時食用甘味食物,以滋養(yǎng)機體,固護脾胃之陽氣。唐代醫(yī)藥學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贝杭撅嬍硲偎嵛叮嗵鹞?,以養(yǎng)脾臟之氣。宜多吃大棗、山藥、藕、蓮子、百合、芋頭、蘿卜、荸薺、甘蔗、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韭菜、香椿等健脾養(yǎng)胃的食物。

●甘甜食物也有別

脾為后天之本,是血液生化之源,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都要依賴脾臟所生化的水谷精微來;需養(yǎng)。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甘味食物有很多,像蜂蜜、糯米等,都有很好的養(yǎng)脾胃作用,且此類食物便宜、易得,居家可經常食用。

當然,不論是甘味食物,還是甘味藥物,也需辨證對待,體質不同選擇不同。

中醫(yī)認為,“甘味”還可分為“甘溫、甘熱”和“甘寒、甘涼”這四種類型。

【性平的甘味食物】

大米、玉米、南瓜、黃豆、豬肉、雞肉、鯉魚、花生、山藥、胡蘿卜、大白菜、青菜、豇豆、土豆、芋頭、香菇、蜂蜜等食物。

【性溫、性熱的甘味食物】

糯米、燕麥、牛肉、羊肉、烏骨雞、蠶蛹、海馬、羊奶、鱔魚、淡菜、鰱魚、帶魚、桃子、核桃仁、櫻桃、紅糖等。

【性涼的甘味食物】

小麥、大麥、蕎麥、薏苡仁、綠豆、鴨肉、兔肉、馬奶、蘋果、茄子、金針菜、豆腐、藕、絲瓜、黃瓜、冬瓜、金針菇等食物。

【性寒的甘味食物】

螺螄、烏魚、香蕉、桑葚、西瓜、荸薺、空心菜等。

●過食甘甜食物也有害

適當吃甘味食物可養(yǎng)脾,但是過食則會傷脾。甘味食物吃得太多,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脾癉”。什么是“脾癉”?脾癉即脾熱,也就是說吃多了甘美的食物,容易壅滯脾氣,使脾氣久郁而化熱。這種脾熱,最早是灼傷胃陰出現(xiàn)“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到后來就有可能發(fā)展為糖尿病了。

【健康一點通】

有益脾胃的甘味食物——紅棗

紅棗是有益脾胃的甘味食物之一,每日吃紅棗7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胃,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癥見胃脹、嘔吐等。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