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術后的活動注意】
①心肌梗死后第1周?;颊咭耆P床休息,須對其加強基礎護理,并協(xié)助患者吃飯、冼臉、翻身、解大小便。許多患者不習慣床上大便,執(zhí)意起床解便,這是萬萬不可的,臨床上因如廁導致猝死的病例并不少見,一定要耐心說服患者慢慢習慣在床上排便,而且不可用力使勁排便,這樣易發(fā)生心包破裂或猝死。如果大便干燥排便困難,則需用緩瀉藥幫助排便。
②心肌梗死后第2周。患者可以在床上做四肢活動,慢慢坐起,活動要循序漸進,以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
③心肌梗死第3周?;颊呖稍诩胰藥椭略诖采献?,逐步離床及在床旁站立。
④心肌梗死后第4周?;颊呦麓仓粮浇紊闲菹⒒蚓彶阶呷霂疟?。
⑤嚴格休息的時間要視病情的輕重而定,通常需4~8周,以保證心肌梗死部位完全愈合。但如果病情較重,并伴有心力衰竭或其他嚴重并發(fā)癥者,則應嚴格執(zhí)行休息制度。從第7~8周起,一般患者均可逐步增加活動量,如無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頻繁的心絞痛發(fā)作,經過兩個月的鍛煉后可恢復工作。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護理】
重視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護理,對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fā)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患者由于發(fā)病急,心前區(qū)劇烈疼痛,往往會產生緊張、恐懼和悲觀等心理障礙,故應首先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根椐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動與心態(tài)表現(xiàn),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對比較安靜的患者,多從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方面進行開導,使其心理上有所準備;而對于情緒急躁、波動較大的患者,要著重從心理上給予安慰,使患者以樂觀的心理對待疾病,積極配合各項治療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