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腰果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6/1/14
導(dǎo)讀:都咸子《本草拾遺》,雞腰果、檟如樹《全國中草藥匯編》,心果仁《中國食療本草》,介壽果、樹花生《中華飲食養(yǎng)生全書》。


《全國中草藥匯編》

【異名】

都咸子《本草拾遺》,雞腰果、檟如樹《全國中草藥匯編》,心果仁《中國食療本草》,介壽果、樹花生《中華飲食養(yǎng)生全書》。

【基原】

為漆樹科腰果屬植物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的果實。多生于低海拔干熱地區(qū)。我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云南等省地有栽培。

【性狀】

核果腎形,側(cè)向壓扁,長約3cm,厚約1cm,寬約1.5cm;外表呈暗棕色,有光澤,具斑點,果皮厚約0.4cm。種仁腎形,黃白色,富油性,有香氣。原產(chǎn)美洲熱帶。

【采收加工或制法】

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假果,留取核果,曬干。購買時以果體飽滿完整、色澤白、氣味清香、無斑點、無蟲蛀者為佳。

【性味】味甘,性平。

《本草拾遺》:“味甘,平,無毒?!?/span>

《云南中藥資源名錄》:“淡,平?!?/span>

【歸經(jīng)】入肺、脾、腎經(jīng)

【功用】

健脾潤肺,補腎,止渴適宜于咳嗽氣逆,食欲不佳,口渴者食用。

《海藥本草》:“謹(jǐn)按徐表《南州記》云:主煩躁心悶,疲鬲,傷寒清涕,咳逆上氣,宜煎服”

姚可成《食物本草》:“火干作飲,止渴潤肺,去煩除痰?!?/span>

【服食方法】

可生食、炒食、油炸、做菜肴,或制作密餞、糕點、果汁、果醬、果脯、鹽漬果仁、果仁糖等。

【服食宜忌】

對腰果過敏者忌食;腰果富含油脂,故膽功能不良者慎食。

【食療方】

1.治咳嗽痰逆、煩渴、都咸子(仁)15g,花生仁25g,蔊菜12g,煎湯服(飲湯食果菜)。(《中國食療本草》)

2.油炸腰果仁將腰果250g去雜洗凈晾干,入五成熱的油鍋內(nèi),炸至稍有黃色,出鍋晾涼即成。功能補益脾胃,適宜于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者。(《干鮮果品》)

3.腰果雞丁雞脯肉200g,腰果75g,雞蛋2只(取蛋清),蔥、姜末、鹽、味精、米酒、淀粉適量,花生油250g。雞脯肉去皮,切成丁狀。加鹽、米酒、淀粉適量、雞蛋清2只,拌勻。起油鍋,雞丁炒至八成熟時,腰果人油鍋,炸熟撈出。起油鍋,下蔥、姜,再下雞丁、腰果,加鹽、味精適量,湯少許,炒勻即成。潤養(yǎng)肌膚。(《中國民間飲食宜忌與食療方》)4.治習(xí)慣性便秘腰果100g,豬瘦肉200g,西芹150g,紅柿椒1個。將豬瘦肉切片,以濕淀粉、醬油拌腌片刻,紅柿椒、西芹切菱形塊;腰果炸酥。炒鍋中入植物油適量,燒至七成熟時,放入豬瘦肉滑散,加入紅柿椒,再入西芹,同炒至熟,入腰果,加入醬油、鹽、味精等拌勻出鍋食用。(《家常食物功能手冊》)

5.治胃口不開腰果50g,胡蘿卜100g,蝦仁50g。將胡蘿卜切丁,西芹切菱形塊,腰果炸酥,蝦仁用溫水泡發(fā)、洗凈,瀝干水分。將炒鍋燒熱,放入植物油適量,將胡蘿卜丁炒至將熟,盛出;鍋內(nèi)放植物油,再將姜絲、蒜末與蝦仁同炒香,加入西芹、胡蘿卜同炒至熟,放入腰果,根據(jù)口味進行調(diào)味后食用。(《家常食物功能手冊》)

【儲藏】

宜存放于密閉容器或保鮮袋內(nèi)密封,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食論】

腰果香酥可口,滋味醇厚,營養(yǎng)豐富,與杏仁、核桃、榛子并稱為“世界四大干果”。腰果實際分為兩部分,上部為真果,即通常所言“腰果”;下部為假果,俗稱“腰果梨”,其果肉脆嫩,汁液豐沛,食之酸甜爽口,并有祛濕利尿之功效。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人們也需注意,腰果易引起過敏,過敏時??沙霈F(xiàn)多系統(tǒng)的反應(yīng):呼吸道的反應(yīng),如打噴嚏、流涕、喉水腫、憋氣、咳喘等;消化道的反應(yīng),如惡心嘔吐、腹脹、便意感等;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反應(yīng),如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血壓下降等。因此,有食物過敏史者要謹(jǐn)慎食用腰果。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rèn)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詳情請關(guān)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cè)二維碼關(guān)注

 

 

原標(biāo)題:腰果
上一篇:白果下一篇:杏仁
相關(guān)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