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特色療法頻道 > > 刮痧 > 正文

慢性結腸炎—刮痧

來源:發(fā)布時間:2016/3/4
導讀:本病是常見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其功能障礙表現(xiàn)為左下腹陣發(fā)性絞痛,且排便次數(shù)增加,伴有腹脹和排便不暢感,多見于20~50歲的青壯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本病是常見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其功能障礙表現(xiàn)為左下腹陣發(fā)性絞痛,且排便次數(shù)增加,伴有腹脹和排便不暢感,多見于20~50歲的青壯年,女性略多于男性??刹捎霉勿鸷桶喂薤煼▉碚{整腸道氣機。


慢性結腸炎刮痧療法

【正確選穴】

主穴:脾俞、大腸俞、腎俞、命門、中胺、天樞、章門。

配穴:兼有惡心嘔吐者,加內關;兼有發(fā)熱者,加大椎、曲池。

【適宜體位】

仰臥位、俯臥位。

【選擇器具】

刮痧板。

【操作方法】

首先從脾俞向下經腎俞刮至大腸俞(圖①),以平補平瀉方法為主。仰臥位時,刮拭中脘、章門、天樞等穴(圖②)。刮拭腎俞是沿著由上至下的方向操作,以補法為主,天樞由上至下刮拭,用力宜重。

【名醫(yī)解讀】

脾主大腹,腹瀉不但與脾有關,亦與腎相關,故加用腎俞、命門以補火暖土。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