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中醫(yī)學講究以望、聞、問、切對病人進行診治,其中望是中醫(yī)辨識病癥的重要步驟。望舌也屬于望診的一種,也可以叫作舌診。舌通過經(jīng)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的縫康狀況可能會反映于舌象,通過舌診就可以判斷人的身體狀況。舌質能夠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而舌苔則可以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程度以及胃氣的盛衰。因此,舌診在疾病的診斷尤其脾胃病的診斷中起到重要作用,舌頭更是堪稱脾胃功能的晴雨表。
下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于舌診的簡單知識。在中醫(yī)學領域中,舌被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幾部分。中醫(yī)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通過觀察舌的不同部位,能夠判斷身體不同部位是否存在疾病。這無疑是個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好辦法。
1.舌質
是指舌的本體,主要包括色、形、態(tài)幾個方面。舌色指的是舌的顏色,舌形指的是舌質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紋等,舌態(tài)指的是舌體有無震顫、歪斜、痿軟、強硬等。健康人的舌質為色澤淡紅,含蓄榮潤,胖瘦老嫩適中,運動靈活自如,表示氣血充足。但外感初起或內傷病情輕淺者也可能會表現(xiàn)出這樣的舌質。
2.舌苔
舌苔是指舌面上的一層苔狀物,由胃氣所生。通過舌苔變化來辨別胃病,也是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重要的診斷方法之一。清代醫(yī)學家章虛谷說: “舌苔由胃中生氣以現(xiàn),而胃氣由心脾發(fā)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則土無生氣矣?!鄙嗵Φ淖兓軌蚍从骋恍┪覆〉囊?guī)律,因此通過觀察舌苔來了解和認識胃病的本質和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健康人的舌苔一般表現(xiàn)為薄白的一層,這是因為通過咀嚼和吞咽動作,加上唾液、飲食的沖洗,舌表面的物質被不斷地清除,薄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面,僅有舌面中部、根部稍厚。我們通過照鏡子,觀察舌苔的顏色、厚薄及潤燥,就能為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判斷。因此,舌苔也被稱為天然的胃鏡。
(1) 苔色。苔色的變化十分多樣,不同的苔色所代表的胃病也不一樣,常見的有黃苔、棕苔、無苔等。當舌苔顏色由白變黃,舌邊舌尖由淡紅變紅,舌邊留有齒印時,是消化不良、胃腸積滯有宿食的表現(xiàn);如果舌苔由黃變棕,甚至變黑,而且舌邊舌尖變深紅,很可能會有大便干結的癥狀;胃陰虛的時候,會表現(xiàn)為舌紅無苔,舌面光滑如鏡。
(2) 厚薄。薄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見于胃病的初期,病邪在表,病情較輕;厚苔則說明了病情嚴重,并已傳里,這種情況可能是由胃腸積滯引起的。一般來說,舌苔越厚表示病情越重。但舌苔的形成說明了胃氣的有無,舌苔雖厚,表明胃氣尚存,而少苔則表示機體正氣不足,無苔則說明了胃氣大虛,缺乏生發(fā)之機。舌面上有不規(guī)則的舌苔剝脫,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多屬胃的氣陰不足,若兼有膩苔則表示痰濕未化而正氣已傷。另外,如果舌有腐苔,即舌面出現(xiàn)苔質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的情況,則多半屬于實熱蒸化、胃中食濁,是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現(xiàn)。
下面再列舉幾種患胃病時舌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常見狀況:
1.淡自舌
舌質淡白,舌體胖嫩,舌苔白色稀薄。多為胃氣虛弱或氣血不足。
2.淡白舌黑燥苔
舌質淡白,舌體胖,舌苔灰黑燥裂。脾失健運、濕濁不化、痰濕上蒙清竅。
3.淡紅鏡面舌
舌質淡紅而嫩,邊有裂紋,舌面光瑩無苔、平滑如鏡。胃陰不足或氣陰兩虛。
4.淡紅花剝舌(地圖舌)
舌質淡紅,舌體歪,舌苔白膩有剝脫,呈地圖狀。胃之氣陰兩虛,痰濕阻絡。
5.淡紅舌黃糙苔
舌質淡紅,舌苔黃燥,粗糙如砂石。胃腸熱結夾濕,濕熱化燥。
6.紅舌無苔
舌質紅而嫩、中有裂紋,除舌邊有少許殘存之苔外,余光瑩無苔。胃腎氣陰兩傷。
7.齒痕舌
舌質略紅,舌體胖大而有齒痕,舌中間有縱裂,苔薄白而顆粒粗松。脾虛濕滯,兼有內熱。
8.裂紋舌
舌質淡白透青紫,舌體胖大,中有深裂紋,舌邊裂紋如刀割,舌苔白膩而不勻。氣血俱衰,腎陰不足。
9.暗紅舌焦黃苔
舌質紅而偏暗,苔焦黃如鍋巴,厚而有裂。胃腸熱結,腑氣不通。
10.暗紅舌黃燥苔
舌質絳紅晦暗,舌體薄瘦,舌苔厚而焦黃燥裂。實熱燥結于胃腸。
11.紅絳瘦舌
舌質紅絳,舌體瘦長,兩條黃色垢苔厚積,燥裂成塊,余處光剝無苔。胃腸熱結傷陰而兼陰虛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