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烏藥(理血、理氣藥)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29
導(dǎo)讀:●中藥與食物的相宜相克 烏藥+百合 兩者水煎服,能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可用于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疝氣疼痛、經(jīng)寒腹痛等癥者。 烏藥+紅糖 烏藥水煎取汁,加紅糖同飲,能溫經(jīng)散寒、行氣止痛。用于寒邪凝滯所致的疝氣患者。 中藥檔案————————————————————…


●中藥與食物的相宜相克

烏藥+百合

兩者水煎服,能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可用于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疝氣疼痛、經(jīng)寒腹痛等癥者。

 

烏藥+紅糖

烏藥水煎取汁,加紅糖同飲,能溫經(jīng)散寒、行氣止痛。用于寒邪凝滯所致的疝氣患者。

中藥檔案————————————————————————————————

烏藥

【別名】天臺烏藥、臺烏、臺烏藥。

【來源】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塊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須根,洗凈,趁鮮切片曬干或直接曬干。

【植物形態(tài)】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根膨大粗壯,略呈念珠狀。小枝幼時密被銹色短柔毛。葉互生,革質(zhì),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上面除中脈外,均光滑無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長柔毛,后變光滑,基出脈3;葉柄短,有短柔毛。傘形花序腋生,幾無總梗;小花梗被毛,簇生多數(shù)小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花被廣橢圓形,雄花有雄蕊9,排成3輪,最內(nèi)一輪的基部有腺體;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核果近球形,初綠色,成熟后變黑色?;ㄆ?~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緣以及山麓、礦野等處。分布于我國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藥材性狀】根紡錘形,略彎曲,有的中部收縮呈連珠狀,稱“烏藥珠”。長5~15厘米,直徑1~3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有細縱紋及稀疏的細根痕,有的中有環(huán)狀裂紋。質(zhì)極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棕白色。氣芳香,味微苦、辛,有清涼感。烏藥片近圓形,厚1~5毫米或更薄,切面黃白色至淡黃色而微紅,有放射性紋理和環(huán)紋。

【性味、功能和主治】辛,溫。順氣止痛,溫腎散寒。用于胸腹脹痛,氣逆喘急,膀胱虛冷,遺尿、尿頻,疝氣,痛經(jīng)。用量3~9克。

【單方、驗方】

1.跌打損傷(背部傷尤宜):烏藥30克,威義仙15克。煎服。

2.產(chǎn)后逆氣,食滯脹痛:陳皮、藿香、枳殼各3克,澤瀉、烏藥、香附各10克,木香、厚樸各5克。煎服。

3.脹滿痞塞,七情憂思所致:烏藥、香附、沉香、砂仁、橘紅、半夏各10克。研末。每次10克,用燈心湯調(diào)。

【現(xiàn)代研究】主要含揮發(fā)油成分。含多種倍半萜類成分,有一些屬于桉烷的生物堿,有一些屬于烏藥烷的衍生物;此外,還含有生物堿。增強胃腸活動、止痛、止血、保肝、抗菌、平喘、抗癌等藥理作用,其興奮中樞、改善血流等作用值得研究。

※推薦藥膳※

烏藥粥

【原料】烏藥10克,米10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烏藥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粥熟即可,每日1劑,連服3~5日

【功用】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用于寒郁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脘腹脹痛、小便頻數(shù)、遺尿等癥者。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rèn)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詳情請關(guān)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cè)二維碼關(guān)注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