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癥好發(fā)于青壯年,近年來老年人群也漸增。專家研究認為,飲食營養(yǎng)與結石形成有密切關系。
為什么攝入動物蛋白、糖和脂肪量增加,會使尿結石發(fā)病率增高呢?大多數(shù)尿路結石都是含鈣結石,其酸性成分多為草酸和尿酸,與鈣結合后形成鹽類。這些鹽類正常時呈溶解狀態(tài),而在人體代謝失常等情況下沉淀下來形成結石。人在攝入了大量動物蛋白和糖以后,在體內(nèi)生成較多的草酸與尿酸,并對腸道吸收鈣有促進作用,攝入過多的脂肪則可增加尿中的草酸鹽??梢姡瑪z入過多的高糖、高蛋白、高脂肪會促進結石的形成。有學者指出,對含鈣結石影響最大的因素有尿量、酸堿度、尿中草酸鈣、尿酸和酸性黏多糖等,它們是形成尿結石的“危險因子”。
由于尿結石和飲食的關系如此密切,因此,為預防尿結石的發(fā)生,在飲食調治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限制超額營養(yǎng)。
蛋白質和嘌呤在體內(nèi)代謝后,均可產(chǎn)生尿酸,所以宜采用低蛋白膳食。牛奶和雞蛋因含嘌呤少,可作為膳食優(yōu)質蛋白的主要來源。動物內(nèi)臟、肉類、某些魚類以及花生、栗子、菠菜、芹菜等含嘌呤較多,應盡量少吃或用開水焯過,去除部分嘌呤后再行烹調食用。不要大吃大喝,因為大吃大喝多為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糖膳食,這樣就會增加形成結石的危險性。此外,要適當吃些粗糧。
其次,應限制外源性草酸的攝入。
盡量不吃或少吃富含草酸的菠菜、莧菜、竹筍及可可等,而多吃些薯類、蘋果、梨、李子及各種水果皮浸汁或葡萄葉煎汁等,后者有促進草酸從體內(nèi)排出的作用。維生素C代謝后可生成草酸,因而亦不要額外增加。
第三,養(yǎng)成多飲水的習慣。
多飲水可增加尿量,對已形成的小結石也可及早地把它從尿中沖刷出來。每日飲水量應在750毫升以上。
◎ 多飲水可增加尿量,對形成的小結石也可及早地把它從尿中沖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