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為什么稱魚為“智慧食物”?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6/3/1
導讀:魚肉味道鮮美,是人們十分愛吃的食物之一。英國人很早就說“魚是智慧的食物”,我國也有“吃魚可使頭腦聰明”的說法。


魚肉味道鮮美,是人們十分愛吃的食物之一。英國人很早就說“魚是智慧的食物”,我國也有“吃魚可使頭腦聰明”的說法。吃魚為什么能夠健腦益智呢?現代科學研究發(fā)現,這是因為魚體內含有一種神奇的營養(yǎng)物質——DHA。

DHA是英文Docosa.Hexaenoic.Acid的簡稱,化學名字叫二十二碳六烯酸,是魚類特有的一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人腦有65%是由脂肪類組成的,而DHA是腦脂肪的重要組成物質,占人腦脂肪含量的10%左右。DHA對人類大腦細胞,尤其是腦神經傳導和突觸的生長、發(fā)育作用重大,具有改善大腦機能,防止大腦老化,提高記憶力、判斷力和決策力等功能。

實際上,從母親受孕那天起,DHA就開始對胎兒施加影響。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中獲得DHA,促使胎兒腦細胞分裂、增殖和發(fā)育。胎兒獲得DHA量與母體攝入DHA量一般成正比例關系,如果DHA在母體內含量不足,胎兒獲得DHA量就相應減小,從而造成胎兒腦神經細胞膜的磷脂質不足,妨礙胎兒大腦及體質發(fā)育,嚴重者可引起流產、早產、死亡和胎兒發(fā)育遲緩,甚至會產下先天性弱智兒。為此科學家提出:孕婦每周至少要吃3~5次魚,每次不少于250克,這樣才能充足供給胎兒的DHA量。對于哺乳期的嬰兒來說,可通過母乳獲得DHA,因此哺乳期間的婦女同樣應經常吃魚。處于中小學階段的青少年,大腦神經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應經常吃魚。


★小知識★

鴨肉是一種美味佳肴,適于滋補,是各種健康飲食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鴨的營養(yǎng)價值在于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于消化;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癥,還能抗衰老。

用老而肥大之鴨同海參燉食,具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和虛癆之熱;鴨肉與海帶共燉食,可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性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心臟病有較好的療效;鴨肉與竹筍共燉食,可治療老年痔瘡下血。因此,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的圣藥”。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鯽魚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