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清朝 > 正文

醫(yī)經溯洄集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5/11

神農嘗百草論

淮南子云。神農嘗百草。一日七十毒。予嘗誦其書每至于此。未始不嘆夫孟子所謂盡信書。

則不如無書。夫神農立極之大圣也。閔生民之不能以無疾。故察夫物性之可以愈疾者。以貽后人。固不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也。茍待乎物物必嘗而始知。則不足謂之生知之圣也。以生知之圣言之。則雖不嘗亦可知也。設使其所知。果有待乎必嘗。則愈疾之功。非疾不能以知之。其神農眾疾俱備。而歷試之乎。況污穢之藥。不可嘗者。其亦嘗乎。且味固可以嘗而知。

其氣。其性。其行經主治。及畏惡反忌之類。亦可以嘗而知乎。茍嘗其所可嘗。而不嘗其所不可嘗。不可嘗者。既可知。而可嘗者。亦不必待乎嘗之而后知矣。謂其不嘗不可也。謂其悉嘗亦不可也。然經于諸藥名下不著氣性等字。獨以味字冠之者。由藥入口惟味為先故也。

又藥中雖有玉石蟲獸之類。其至眾者惟草為然。故遂曰嘗百草耳。豈獨嘗草哉。夫物之有毒。嘗而毒焉。有矣。豈中毒者。日必七十乎。設以其七十毒。偶見于一日而記之。則毒之小也。固不死而可解。毒之大也。則死矣。孰能解之。亦孰能復生之乎。先正謂淮南之書多寓言。夫豈不信。

亢則害承乃制論

予讀內經六微旨論。至于亢則害。承乃制。喟然嘆曰。至矣哉。其造化之樞紐乎。王太仆發(fā)之于前。劉河間闡之于后。圣人之蘊。殆靡遺矣。然學人尚不能釋然。得不猶有未悉之旨也歟。謹按內經。帝曰。愿聞地理之應六節(jié)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饸獬兄?。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簞t害。承乃制。制生則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嘗觀夫陰陽五行之在天地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強者折之。弱者濟之。蓋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不如是。則高者愈高。下者愈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而乖亂之政日以極矣。天地其能位乎。雖然。高也。下也。弱與強也。亦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也。故易也者。造化之不可常也。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以測。莫測故不息也??沙t息矣??簞t害。承乃制者。其莫或使然。而自不能不然者歟。夫太仆河間已發(fā)揮者。茲不贅及。其未悉之旨。請推而陳之。夫自顯明之右。止君火治之十五句。言六節(jié)所治之位也。自相火之下。止陰精承之十二句。言地理之應乎歲氣也??簞t害。承乃制二句。言抑其過也。制生則化。止生化大病四句。言有制之常。與無制之變也。承猶隨也。然不言隨。而曰承者。以下言之。則有上奉之象。故曰承。雖謂之承。而有防之之義存焉??赫哌^極也。害者害物也。制者克勝之也。然所承也其不亢。則隨之而已。故雖承而不見。既亢。則克勝以平之。

承斯見矣。然而迎之不知其所來。跡之不知其所止。固若有不可必者。然可必者。常存乎杳置恍惚之中。而莫之或欺也。河間曰。已亢過極。則反似勝已之化。似也者。其可以形質求哉。

故后篇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終為寒之類。其為風生為熱生者??阂?。其為肅為寒者。制也。又水發(fā)而為雹雪。土發(fā)而飄驟之類。其水發(fā)土發(fā)者??阂?。其雹雪飄驟者。制也。若然者。蓋造化之常。不能以無亢。亦不能以無制焉耳。夫前后二篇。所主雖有歲氣運氣之殊。然亢則害。承乃制之道。蓋無往而不然也。惟其無往而不然。故求之于人。則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不勝平之。五臟更相平。非不亢而防之乎。一臟不平。所不勝平之。非既亢而克勝之乎。姑以心火而言。其不亢。則腎水雖心火之所畏。亦不過防之而已。一或有亢。即起而克勝之矣。余臟皆然。制生則化。當作制則生化。蓋傳寫之誤。而釋之讀之者。不覺求之不通。遂并遺四句而弗取。殊不知上二句。止言亢而害。害而制耳。

此四句。乃害與制之外之余意也。茍或遺之。則無以見經旨之周悉矣。制則生化。正與下文害則敗亂相對。辭理俱順。不勞曲說。而自通。制則生化者。言有所制。則六氣不至于亢而為平。平則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矣。化為生之盛。故生先于化也。外列盛衰者。言六氣分布主治。迭為盛衰。昭然可見。故曰外列。害則敗亂。生化大病者。言既亢為害。而無所制。則敗壞乖亂之政行矣。敗壞乖亂之政行。則其變極矣。其災甚矣。萬物其有不病者乎。生化。指所生所化者言。謂萬物也。以變極而災甚。故曰大病。上生化。以造化之用言。下生化。以萬物言。以人論之。制則生化。猶元氣周流。滋營一身。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九竅。

皆藉焉以為動靜云。為之主生化大病。猶邪氣恣橫。正氣耗散。凡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九竅。

舉不能遂其運用之常也?;蛞院樽院Α;蛞猿袨槌幸u?;蛞陨鸀樽詿o而有。化為自有而無?;蛞远癁橐灰??;蛞源蟛橛髟旎畽C息。此數者皆非也。且夫人之氣也。固亦有亢而自制者。茍亢而不能自制。則湯液針石導引之法以為之助。若天地之氣。其亢而自制者。

固復于平。亢而不制者。其孰助哉。雖然。造化之道茍變至于極。則亦終必自反。而復其常矣。學人能本之太仆河間。而參之此論。則造化樞紐之詳。亦庶矣乎。然張戴人治法心要。

則曰。假令水為母。木為子。當春旺之時。冬令猶在。即水亢也。水亢極。則木令不至矣。

木者繼冬而承水也。水既亢。則害其所承矣。所以木無權也。木無權。則無以制土。土既旺。則水乃受制也。土者。繼長夏之令也。水受土制。熱克其寒也。變而為濕。此其權也。又如火為母。土為子。當長夏之時。暄令猶在。即火亢也。火既亢極。則濕令不至矣。濕者。

繼夏而承火也?;鸺瓤?。則害其所承矣。所以濕無權也。濕無權。則無以制水。水既旺。則火乃受制也。水者。嚴冬之令也?;鹗芩啤:似錈嵋?。變而為土濕。土斯得其權也。

斯言也推之愈詳。而違經愈遠矣?;蛟弧P囊?。他人成之。蓋得于所聞之訛耳。

四氣所傷論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春傷于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于暑。秋為咳瘧。秋傷于濕。

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冬傷于寒。春必病溫。陰陽應象論篇曰。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王啟玄注云。風中于表。則內應于肝。肝氣乘脾。故洞泄?;蜮感埂O氖钜焉?。秋熱復收。兩熱相攻。則為瘧。秋濕既勝。冬水復旺。水濕相得。肺氣又衰。故乘肺而為咳嗽。其發(fā)為痿厥者。蓋濕氣內攻于臟腑。則咳逆。外散于筋脈。則痿弱也。厥謂逆氣也。冬寒且凝。春陽氣發(fā)。寒不為釋。陽怫于中。寒怫相持。故為溫病。傷寒論引素問后篇八句。成無己注云。當春之時。風氣大行。春傷于風。風氣通于肝。肝以春適旺。風雖入之。不能即發(fā)。至夏肝衰。然后始動。風淫末疾。則當發(fā)于四肢。夏以陽氣外盛。風不能外發(fā)。故攻內而為飧泄。當秋之時。濕氣大行。秋傷于濕。濕則干于肺。肺以秋適旺。濕雖入之。不能即發(fā)。至冬肺衰。然后濕始動也。雨淫腹疾。則當發(fā)為下利。冬以陽氣內固。濕氣不能下行。故上逆而為咳嗽。當夏之時。

暑氣大行。夏傷于暑。夏以陰為主內。暑雖入之。勢未能動。及秋陰出。而陽為內主。然后暑動搏陰。而為瘧。當冬之時。寒氣大行。冬傷于寒。冬以陽為主內。寒雖入之。勢未能動。及春陽出。而陰為內主。然后寒動搏陽。而為溫病。王海藏曰。木在時為春。在人為肝。在天為風。當春之時。發(fā)為溫令。反為寒折。是三春之月。行三冬之令也。以是知水太過矣。水既太過。金肅愈嚴。是所勝者乘之。而妄行也。所勝者乘之。則木虛明矣。木氣既虛?;鹆畈患啊J撬呤懿∫?。故所不勝者侮之。是以土來木之分。變而為飧泄也。所以病發(fā)于夏者。以木絕于夏。而土旺于夏。濕本有下行之體故也。不病于春者。以春時風雖有傷。木實當權故也。

暑季夏也。季夏者。濕土也。君火持權。不與之子。暑濕之令不行也。濕令不行。則土虧矣。所勝妄行。木氣太過。少陽旺也。所生者受病。

則肺金不足。所不勝者侮之故水得以來土之分。土者坤也。坤在申之分。申為相火。水入于土。則水火相干。水火相干。則陰陽交爭。故為寒熱。兼木氣終見三焦。是少陽相火合也。

少陽在濕土之分。故為寒熱。肺金不足。灑淅寒熱。此皆往來未定之氣也。故為瘧。不發(fā)于夏。而發(fā)于秋者。以濕熱在酉之分。方得其權故也。秋者清肅之氣。收斂下行之體也。為濕所傷。是長夏之氣。不與秋令也。秋令不及。所勝妄行。故火得以炎上而克金。心火既刑于肺。故肺氣逆而為咳。所不勝者侮之。木氣上行。與火同德。動而不息者也。所生者受病。故腎水虧也。長夏已亢。三焦之氣盛也。命門者三焦之合也。故迫腎水上行。與脾土濕熱。相合為疾。因咳而動于脾之濕。是以咳嗽有聲。有涎。不發(fā)于秋。而發(fā)于冬者。以其六陰之極。肅殺始得其氣故也。冬傷于寒者。是冬行春令也。當寒而溫?;饎俣澮印K纫烟?。則所勝妄行。土有余也。所生受病。木不足也。所不勝者侮之。

火太過也?;鹜梁系?。濕熱相助。故為溫病。不病于冬。而病于春者。以其寒水居卯之分。方得其權。大寒之令。復行于春。腠理開泄。少陰不藏。房室勞傷。辛苦之人。陽氣泄于外。腎水虧于內。當春之月。時強木長。無以滋生化之原。故為溫病耳。夫春傷于風。夏傷于暑。冬傷于寒。辭理皆順。時字傷令字也。獨秋傷于濕。說作令字傷時字。讀者不可疑也。此四說。皆母所亢。而害其所承之子也。若說秋字傷濕字。其文與上三句相通。其理與法不得相通矣。大抵理與法通。不必拘于文也?;蛑^春傷于風。是人為風所傷。非也。若是。則止當頭痛。惡風。自汗。何以言夏為飧泄哉。今言春傷于風。即是時傷令也明矣。愚按。此四傷諸家注釋。皆不得經旨者。蓋由推求太過故也。孟子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此之謂歟。但只輕輕平易說去。則經旨自明。而無穿鑿之患矣。何以言之。夫風暑濕寒者。天地之四氣也。其傷于人。人豈能于未發(fā)病之前。預知其客于何經絡。何臟腑。何部分。而成何病乎。及其既發(fā)病。然后可以診候。始知其客于某經絡。某臟腑。某部分。成某病耳。注釋者。茍誤因病始知病原之理。則于此四傷。不勞余力。自迎刃而解矣。夫洞泄也。瘧也。咳與痿厥也。

溫病也。皆是因其發(fā)動之時。形診昭著。乃逆推之。而知其昔日致病之原。為傷風。傷暑。

傷濕。傷寒耳。非是初受傷之時。能預定其今日必為此病也。且夫傷于四氣。有當時發(fā)病者。有過時發(fā)病者。有久而后發(fā)病者。有過時之久自消散。而不成病者。何哉。蓋由邪氣之傳變聚散不常。及正氣之虛實不等故也。且以傷風言之。其當時而發(fā)則為惡風。發(fā)熱。頭疼。

自汗。咳嗽。喘促等病。其過時與久而發(fā)。則為癘風。熱中。寒中。偏枯。五臟之風等病。是則洞泄。飧泄者。乃過時而發(fā)之中之一病耳。因洞泄。飧泄之病生。以形診推之。則知其為春傷風。藏蓄不散。而致此也。茍洞泄。飧泄之病未生。孰能知其已傷風于前。將發(fā)病于后邪。假如過時之久自消散。而不成病者。人亦能知乎。世有太素脈法。雖或預知死亡之期。然亦是因診之昭著。而始能知耳。夏傷暑為瘧。冬傷寒為溫病。意亦類此。但秋傷濕。

上逆為咳嗽。為痿厥。其因病知原。則與三者同。

其令行于時。則與三者異。夫春之風。夏之暑。冬之寒。皆是本時之令也。濕乃長夏之令。

何于秋言之。蓋春夏冬每一時。各有三月。故其令亦各就其本時而行也。若長夏。則寄旺于六月之一月耳。秋雖亦有三月。然長夏之濕令。每侵過于秋而行。故曰秋傷于濕。(秋令為燥。然秋之三月前近于長夏。其不及為濕所勝。其太過則同于火化。其平氣則又不傷人。

此經所以于傷人止言風暑濕寒。而不言燥也?;騿栍嘣?。五運六氣七篇。所敘燥之為病甚多何哉。余曰。運氣七篇。與素問諸篇。自是兩書。作于二人之手。其立意各有所主。不可混言。王冰以為七篇參入素問之中。本非素問元文也。余今所推之義。乃是素問本旨。當自作一意看。)請陳四氣所傷所病之義。夫風者。春之令也。春感之。偶不即發(fā)。而至夏。邪既不散。則必為疾。其所以為洞泄者。風蓋天地浩蕩之氣。飛揚鼓舞。神速不恒。人身有此。

腸胃之職。其能從容傳化泌別。而得其常乎。故水谷不及分別。而并下。以泄出也。其為飧泄。亦類此義。(說者謂。春傷風為內通肝。洞泄飧泄。為木乘土。又謂。不發(fā)于春為邪避木旺。發(fā)于夏為木衰邪動。竊謂風既通肺。則正當木班之時。木極盛土極衰矣。理宜乘旺而即發(fā)于春。不宜反過時而發(fā)于夏也。且夏火司權。母能滋子。何故不發(fā)于土衰極之時。而反發(fā)于土受滋之時乎。其說不通。難以憑據。)暑者。夏之令也。夏感之。偶不即發(fā)。而至秋。

又傷于風與寒。故為瘧也。寒者。冬之令也。冬感之。偶不即發(fā)。而至春。其身中之陽。

雖始為寒邪所郁。不得順其漸升之性。然亦必欲應時而出。故發(fā)為溫病也。若夫秋傷濕。其令行于時之義。上文已論之矣。前篇所謂上逆而咳。發(fā)為痿厥。不言過時。似是當時即發(fā)者。但既與風暑寒三者并言。則此豈得獨為即發(fā)者乎。然經無明文。終亦不敢比同后篇。便斷然以為冬發(fā)病也。雖然。濕本長夏之令。侵過于秋耳。縱使即發(fā)。亦近于過時而發(fā)者矣。此當只以秋發(fā)病為論。濕從下受。故干肺為咳。謂之上逆。夫肺為諸氣之主。今既有病。則氣不外運。又濕滯經絡。故四肢痿弱無力。而或厥冷也。后篇所謂冬生咳嗽。既言過時。則與前篇之義頗不同矣。夫濕氣久客不散。至冬而寒氣大行。肺惡寒。而或受傷。故濕氣得以乘虛上侵于肺。發(fā)為咳嗽也。觀者。

以此意求之經旨。其或著乎?;蛘咭娝貑栍诓丿懙取ig以必言之。遂視為一定不易之辭。而曰此必然之道。嗟乎。果可必耶。果不可必耶。素問之或言必。或不言必者。蓋不可膠為一定故也。(往往有泥于必之一字。遂謂冬傷寒。必當得病于春。其冬傷寒而即病者。反置而不論。若此者??刹恢^之棄本逐末乎。)經中每有似乎一定不易之論。而卻不可以為一定不易者。如曰熱厥。因醉飽入房。而得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新沐中風。則為首風。如此之類。豈一一皆然哉。讀者。當活法。勿拘執(zhí)也。夫王啟玄之注。雖未免泥于必字。及未得經旨。然卻不至太遠也。若成無己之說。

則似太遠矣。然猶未至于甚也。至王海藏立論。則推求過極。欲異于人。殊不知反穿鑿綴緝乖悖經旨。有不可勝言者。此先儒所謂。如大軍游騎。出大遠。而無所歸矣。姑摭成無己王海藏之說。辨其甚者一二。夫無己謂風淫末疾。則當發(fā)于四肢。雨淫腹疾。則當發(fā)為下利。竊謂則當二字。決然之辭也。春傷風遇夏之陽氣外盛。而不能外發(fā)。故攻內為飧泄。此或若可通矣。經曰。木發(fā)無時。倘風不傷于春。而傷于他時。不遇夏之陽氣外盛。將外發(fā)乎。將內攻乎。況風屬陽。與夏同氣。果欲外出。則當隨其散越之勢而出。安有不能之理乎。且風善行數變。其為病非一。豈獨能為四肢之疾乎。所謂雨淫腹疾之義。其不通亦如此。至若夏傷暑。秋為瘧者。蓋因暑疾藏于皮膚之內。腸胃之外。復秋感風。故疾作耳。觀素問瘧論可見。其與夏陰主內。秋陽內主。暑動搏陰。何相干哉。冬傷寒。春為溫病者。蓋因寒毒中人肌膚。陽受所郁。至春天地之陽氣外發(fā)。其人身受郁之陽。亦不能不出。故病作也。(韓祗和謂。冬時感寒郁陽至春時。再有感而后發(fā)。余謂此止可論溫病之有惡寒者耳。其不惡寒者。則亦不為再感。而后發(fā)也。故仲景曰。太陽病不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觀傷寒論可見。其與冬陽主內。春陰內主。寒動搏陽。何相干哉乃若海藏。則又以春傷風。夏傷暑。冬傷寒。為時傷令。秋傷濕。為令傷時。故于春傷風。謂春行冬令。而溫為寒折。于夏傷暑。謂暑者。季夏。季夏者。濕土。君火持權不與子。而暑濕令不行。于秋傷濕。謂秋為濕所傷。

是長夏之氣不與秋令。于冬傷寒。謂冬行春令?;饎偎?。大寒之令。復行于春。陽氣外泄。腎水內虧者病。又謂溫病。為濕熱相助而成。又謂四時傷。皆母亢而害所承之子。吁。何支離破碎徒費辭如此乎。夫經中所言傷風。傷暑之類甚多。皆是以人受風暑等所傷為義。未嘗有時傷令。令傷時之意也。若如海藏所言。則瘧論所謂夏傷于暑。秋傷于風。與先傷于風。后傷于寒等語。其時傷令歟。令傷時歟。吾固知其不能不屈于此也。且暑為夏令。孰不知之。今以暑為季夏。為濕土。得不怪哉。夫冬果行春令。人若感此。則成冬溫病矣。安得為春溫病乎。其謂大寒之令。復行于春。溫病方作。設使大寒之令。不復行于春。其溫病當作者。遂不作乎。況今之春為溫病者。比比皆是。未嘗見其必由大寒。復行于春。而后成也。經曰??簞t害。承乃制。其義謂已亢極。則勝已者來制。如火亢極。則水來制之。經所謂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之類。皆是勝已者為承。今以亢為母。承為子。將求勝于經歟。抑未達歟。又如以制物者為所勝。受制者為所不勝。與經所謂氣有余。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及傳之于其所勝。死于其所不勝之旨全反矣。余如因時傷令令傷時之說。委曲衍說者。固不暇患辨也。嗚呼。予非好斥前人之非。蓋為其有害大義?;尬g經旨。以誤后人。故不敢諛順而嘿嘿耳。然而逾之罪。

固已自知。其不得辭矣。但未知觀者。以為何如。

張仲景傷寒立法考

讀仲景之書。當求其所以立法之意。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則知其書足以為萬世法。而后人莫能加。莫能外矣。茍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則疑信相雜。未免通此而礙彼也。嗚呼。自仲景以來。發(fā)明其書者。不可以數計。然其所以立法之意。竟未聞有表章而示人者。豈求之而不得之歟。將相循習而不求歟。抑有之而余未之見歟。余雖不敏。請陳之。夫傷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發(fā)于所感之時。不即病者。過時而發(fā)于春夏也。即病謂之傷寒。不即病謂之溫與暑。夫傷寒溫暑。其類雖殊。其所受之原。則不殊也。由其原之不殊。故一以傷寒而為稱。由其類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以所稱而混其治。宜乎貽禍后人。

以歸咎于仲景之法。而委廢其太半也。吁。使仲景之法。果貽禍于后人。傷寒論不作可也。使仲景之法。果不貽禍于后人。傷寒論其可一日缺乎。后人乃不歸咎于已見之未至。而歸咎于立法之大賢??芍^溺井怨伯益。失火怨燧人矣。夫仲景法之祖也。后人雖移易于窮。終莫能越其矩度。由莫能越而觀之。則其法其方。果可委廢太半哉。雖然。立言垂訓之士。猶不免失于此。彼碌碌者。固無足誚矣。夫惟立言垂訓之士。有形乎著述之間。其碌碌者當趑趄猶預之余。得不靡然從令爭先快睹而簡略之地乎。夫其法其方委廢太半而不知返。日惟簡便是。此民生之所以無籍。而仲景之心之所以不能別白矣。嗚呼。法也。方也。仲景專為即病之傷寒設。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設也。后人能知仲景之書。本為即病者設。不為不即病者設。則尚恨其法散落所存不多。而莫能御夫粗工妄治之萬變。果可憚煩而或廢之乎。

是知委廢太半。而不覺其非者。由乎不能得其所以立法之意故也。今人雖以治傷寒法治溫暑。亦不過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猶六書假借。雖移易于窮。終非造字之初意。夫仲景立法。天下后世之權衡也。故可借焉以為他病用。雖然。豈特可借以治溫暑而已。凡雜病之治。莫不可借也。今人因傷寒治法??山枰灾螠厥?。遂謂其法通為傷寒溫暑設。吁。此非識流而昧原者歟。茍不余信。請以證之。夫仲景之書。三陰經寒證。居熱證什之七八。彼不即病之溫暑。但一于熱耳。何由而為寒哉。就三陰寒證而詳味之。然后知余言之不妄。或者乃謂三陰寒證。本是雜病。為王叔和增入其中。又或謂其證之寒。蓋由寒藥誤治而致。若此者皆非也。夫叔和之增入者。辨脈平脈與可汗可下等諸篇而已。其六經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辭也。但厥陰經中下利嘔噦諸條。卻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遂并無厥逆而同類者。亦附之耳。至若以藥誤治。而成變證。則惟太陰為多??v使三陰證。亦或有寒藥誤治而變寒者。然豈應如是之眾乎。夫惟后人以仲景書通為傷寒溫暑設。遂致諸溫劑皆疑焉。而不敢用。韓只和雖覺桂枝湯之難用。但謂今昔之世不同。然未悟仲景書。本為即病之傷寒設也。且其著微旨一書。又純以溫暑作傷寒立論。而即病之傷寒。反不言及。此已是舍本徇末。全不能窺仲景藩籬。又以夏至前。胸膈滿悶。嘔逆。氣塞。腸鳴。腹痛。身體拘急。手足逆冷等證。視為溫暑。謂與仲景三陰寒證。脈理同。而證不同。遂別立溫中法以治。夫仲景所敘三陰寒證。乃是冬時即病之傷寒。故有此證。今欲以仲景所敘三陰寒證。求對于春夏溫暑之病。不亦乎。雖然。祗和未悟仲景立法本旨。而又適當溫暑病作之際。其為惑也。固宜。以余觀之。其胸膈滿悶。嘔逆。氣寒等證。若非內傷冷物。則不正暴寒所中?;蜻^服寒藥所變。或內外俱傷于寒之病也。且祗和但曰寒而當溫然未嘗求其所以為寒之故。能求其故。則知溫暑本無寒證矣。改之仲景書。雖有陰毒之名。然其所敘之證。不過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而已。并不言陰寒極甚之證。況其所治之方。亦不過升麻甘草當歸鱉甲而已。并不用大溫大熱之藥。是知仲景所謂陰毒者。非陰寒之病。乃是感天地惡毒異氣。入于陰經。故曰陰毒耳。后之論者。遂以為陰寒極甚之證。稱為陰毒。乃引仲景所敘。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數語。并而言之。卻用附子散。正陽散等藥以治。竊謂陰寒極甚之證。固亦可名為陰毒。然終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觀后人所敘陰毒。與仲景所敘陰毒。自是兩般。豈可混論。后人所敘陰毒。亦只是內傷冷物?;虿徽┖小;蜻^服寒藥所變?;騼韧饩銈诤啥7翘斓貝憾井悮馑姓咭?。朱奉議作活人書。累數萬言。于仲景傷寒論多有發(fā)明。其傷寒即入陰經為寒證者。諸家不識。而奉議識之。但惜其亦不知仲景專為即病者立法。故其書中。每每以傷寒溫暑混雜議論。竟無所別。況又視傷寒論為全書。遂將次傳陰經熱證。與即入陰經寒證。牽合為一立說。且謂大抵傷寒。陽明證宜下。少陰證宜溫。而于所識即入陰經之見。

又未免自相悖矣。夫陽明證之宜下者。固為邪熱入胃。其少陰證。果是傷寒傳經熱邪。亦可溫乎。況溫病暑病之少陰。尢不可溫也。自奉議此說行。而天下后世蒙害者。不無矣。迨夫成無己作傷寒論注。又作明理論。其表章名義纖悉不遺??芍^善羽翼仲景者。然即入陰經之寒證。又不及朱奉議能識。況即病立法之本旨乎。宜其莫能知也。惟其莫知。故于三陰諸寒證。止隨文解義而已。未嘗明其何由不為熱。而為寒也。至于劉守真出。亦以溫暑作傷寒立論。而遺即病之傷寒。其所處辛涼解散之劑。固為昧者有中風傷寒錯治之失而立。蓋亦不無桂枝麻黃難用之惑也。既惑于此。則無由悟夫仲景立桂枝麻黃湯之有所主。用桂枝麻黃湯之有其時矣。故其原病式有曰。夏熱用麻黃桂枝之類熱藥發(fā)表。須加寒藥。不然。則熱甚發(fā)黃?;虬叱鲆?。(此說出于龐安常。而朱奉議亦從而和之。)殊不知仲景立麻黃湯桂枝湯。本不欲用于夏熱之時也。茍悟夫桂枝麻黃湯本非治溫暑之劑。則群疑冰泮矣。何也。夫寒之初客于表也。閉腠理郁陽氣而為熱。故非辛溫之藥。不能開腠理以泄其熱。此麻黃湯之所由立也。至于風邪傷表。雖反疏腠理而不能閉。然邪既客表。則表之正氣受傷。而不能流通。故亦發(fā)熱也。必以辛甘溫之藥發(fā)其邪。則邪去而腠理自密矣。此桂枝湯之所由立也。其所以不加寒藥者。蓋由風寒在表。又當天令寒冷之時。而無所避故也。后人不知仲景立法之意。故有惑于麻黃桂枝之熱。有犯于春夏之司氣。而不敢用。于是有須加寒藥之論。夫欲加寒藥于麻黃桂枝湯之中。此乃不悟其所以然。故如此耳。若仲景為溫暑立方。必不如此。必別有法。但惜其遺佚不傳。致使后人有多岐之患。若知仲景傷寒論。專為即病傷寒作。則知麻黃桂枝所以宜用之故。除傳經熱證之外。其直傷陰經。與太陽不郁熱。即傳陰經諸寒證。

皆有所歸著。而不復疑為寒藥誤下而生矣。若乃春夏有惡風惡寒純類傷寒之證。蓋春夏暴中風寒之新病。非冬時受傷過時而發(fā)者。不然。則或者溫暑將發(fā)。而復感于風寒?;蛞蚋酗L寒。而動乎久郁之熱。遂發(fā)為溫暑也。仲景曰。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觀此。則知溫病不當惡寒。而當渴。其惡寒而不渴者。非溫病矣。仲景雖不言暑病。然暑病與溫病同。但復過一時。而加重于溫病耳。其不惡寒而渴。則無異也。春夏雖有惡風惡寒表證。

其桂枝麻黃二湯。終難輕用。勿泥于發(fā)表不遠熱之語也。于是用辛涼解散。庶為得宜。茍不慎而輕用之。誠不能免夫狂躁。斑黃。衄血之變。而亦無功也。雖或者行桂枝麻黃于春夏而效。乃是因其辛甘發(fā)散之力。偶中于萬一。斷不可視為常道而守之。今人以敗毒散。參蘇飲。通解散。百解散之類。不問四時中風傷寒。一例施之。雖非至正之道。較之不慎。而輕用麻黃桂枝于春夏。以致變者。則反庶幾。然敗毒散等若用于春夏。亦止可治暴中風寒之證而已。其冬時受傷過時而發(fā)之溫病暑病則不宜用也。用則非徒無益亦反害之矣??v或有效。亦是偶然。彼冬時傷寒。用辛涼發(fā)表。而或效者。亦偶然也。凡用藥治病。其既效之后。須要明其當然與偶然。能明其當然與偶然。則精微之地。安有不至者乎。惟其視偶然為當然。所以循非踵弊。莫之能悟。而病者不幸矣。若夫仲景于三陰經。每用溫藥。正由病之所必須。與用之有其時耳。余有別論。茲不再具。若概以三陰寒證。視為雜病而外之。得無負于仲景濟人利物之至仁。而誤后世乎。自近代先覺。不示傷寒溫暑異治之端緒。但一以寒涼為主。而諸溫熱之劑。悉在所略。致使后之學人。視仲景書。欲仗焉。而不敢以終決。欲棄焉。則猶以為立法之祖。而莫能外。甚則待為文具。又甚則束之高閣。而謂其法宜于昔。而不宜于今。

由治亂動靜之殊治。靜屬水。亂動屬火。故其溫熱之藥。不可用于今屬火之時也。噫。斯言也。其果然耶否耶。但能明乎仲景本為即病者設法。則桂枝麻黃自有所用。諸溫熱之劑。

皆不可略矣。若謂仲景法。不獨為即病者設。則凡時行及寒疫溫瘧風溫等病。亦通以傷寒六經病諸方治之乎。傷寒例曰。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為治不同。又曰寒疫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是則溫暑及時行寒疫溫瘧風溫等。仲景必別有治法。今不見者。亡之也。觀其所謂為治不同。所謂溫瘧。風溫。溫毒。溫疫。脈之變證方治如說。豈非亡其法乎。決不可以傷寒六經病諸方通治也。夫素問謂人傷于寒。則為病熱者。言常而不言變也。仲景謂或熱或寒而不一者。備常與變而弗遺也。仲景蓋言古人之所未言。大有功于古人者。雖欲偏廢可乎。叔和搜采仲景舊論之散落者以成書。功莫大矣。但惜其既以自己之說?;煊谥倬八灾?。又以雜脈雜病紛紜并載于卷首。故使玉石不分。主客相亂。若先備仲景之言。而次附己說。明書其名。則不致惑于后人。而累仲景矣。昔漢儒妝拾殘編斷簡于秦火之余。加以傳注。后之議者。謂其功過相等。叔和其亦未免于后人之議歟。余嘗欲編類其書。以傷寒例居前。而六經病次之。相類病又次之。瘥后病又次之。診察。治法。治禁。治誤。病解。未解等。又次之。其雜脈雜病與傷寒有所關者。采以附焉。其與傷寒無相關者。皆刪去。如此。庶幾法度純一。而玉石有分。主客不亂矣。然有志未暇。姑敘此。以俟他日。

傷寒溫病熱病說

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當。始可以言治矣。一或未明。而曰不誤于人。吾未之信也。且如傷寒。此以病因。而為病名者也。溫病熱病。此以天時與病形。而為病名者也。由三者皆起于感寒?;蛘咄ㄒ詡Q之。夫通稱傷寒者。原其因之同耳。至于用藥。則不可一例而施也。何也。夫傷寒蓋感于霜降后。春分前。然不即發(fā)。郁熱。而發(fā)于春夏者也。傷寒即發(fā)于天令寒冷之時。而寒邪在表。閉其腠理。故非辛甘溫之劑。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之所以必用也。溫病熱病后發(fā)于天令暄熱之時。怫熱自內而達于外。郁其腠理。無寒在表。

故非辛涼或苦寒或酸苦之劑。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黃等湯。獨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

而后人所處水解散。大黃湯。千金湯。防風通圣散之類。兼治內外者之所以可用也。夫即病之傷寒。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風寒在表。而表氣受傷故也。后發(fā)之溫病熱病。有惡風惡寒之證者。重有風寒新中。而表氣亦受傷故也。若無新中之風寒。則無惡風惡寒之證。故仲景曰。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溫病如此。則知熱病亦如此。是則不渴而惡寒者。非溫熱病矣。然或有不因新中風寒。亦見惡風惡寒之證者。蓋病患表氣本虛。熱達于表。

又重傷表氣。故不禁風寒。非傷風惡風。傷寒惡寒也。但衛(wèi)虛則惡風。榮虛則惡寒耳。且溫病熱病。亦有先見表證。而后傳里者。蓋怫熱自內達外。熱郁腠理。不得外泄。遂復還里。而成可攻之證。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或者不悟此理。乃于春夏溫病熱病。而求浮緊之脈。不亦疏乎。殊不知緊為寒脈。有寒邪則見之。無寒邪則不見也。其溫病熱病?;蛞娒}緊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與內傷過度之冷食也。豈其本然哉。又或者不識脈形。但見弦便呼為緊。

斷為寒。而妄治。蓋脈之盛而有力者。每每兼弦。豈可錯認為緊。而斷為寒。夫溫病熱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而不甚浮。且右手反盛于左手者。誠由怫熱在內故也。其或左手盛或浮者。必有重感之風寒。否則非溫病熱病。自是暴感風寒之病耳。凡溫病熱病。若無重感。表證。雖間見。而里病為多。故少有不渴者。斯時也。法當治里熱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余每見世人治溫熱病。雖誤攻其里。亦無大害。誤發(fā)其表。變不可言。此足以明其熱之自內達外矣。其間有誤攻里。而致大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疫證。邪純在表。未入于里故也。不可與溫病熱病同論。夫惟世以溫病熱病混稱傷寒。故每執(zhí)寒字。以求浮緊之脈。以用溫熱之藥。若此者。因名亂實。而戕人之生。名其可不正乎。又書方多言四時傷寒。故以春夏之溫病熱病。與秋冬之傷寒。一類視之。而無所別。夫秋冬之傷寒。真?zhèn)?。春夏之傷寒。寒疫也。與溫病熱病自是兩涂。豈可同治。吁。此弊之來。非一日矣。歷考方書。并無救弊之論。每每雷同。良可痛哉。雖然。傷寒與溫病熱病。其攻里之法。若果是以寒除熱。固不必求異。其發(fā)表之法。斷不可不異也。況傷寒之直傷陰經。與太陽雖傷。

不及郁熱即傳陰經為寒證。而當溫者。又與溫病熱病大不同。其可妄治乎?;蛘咧徊恢?。

故謂仲景發(fā)表藥。今不可用。而攻里之藥。乃可用。嗚呼。其可用不可用之理。果何在哉。若能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治法其有不當者乎。彼時行不正之氣所作。及重感異氣而變者。則又當觀其何時何氣。參酌傷寒溫熱病之法。損益而治之。尤不可例以仲景即病傷寒藥通治也。

傷寒三陰病或寒或熱辨

嘗讀張仲景傷寒論。于太陰有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于少陰有曰。少陰病。得之一二日??谥泻汀F浔硱汉?。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少陰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嘔?;蜓释础;蚶姑}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于厥陰有曰。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觀仲景此論。則傷寒三陰。必有寒證。而宜用溫熱之劑也。及讀劉守真之書。有曰。傷寒邪熱在表。腑病為陽。邪熱在里。臟病為陰。俗妄謂有寒熱陰陽異證。誤人久矣。寒病有矣。非汗病之謂也。寒病止為雜病。終莫能為汗病。且造化汗液之氣者。乃陽熱之氣。非陰寒之所能也。雖仲景有四逆湯證。是治表熱里和。誤以寒藥下之太早。表熱入里。下利不止。及或表熱里寒自利。急以四逆溫里。利止里和。急解其表也。故仲景四逆湯證。復有承氣湯下之者。

由是傷寒汗病。經直言熱病。而不言寒也。經言三陰證者。邪熱。在臟。在里。以臟與里。為陰。當下熱者也。素問論傷寒熱病有二。篇名曰熱。竟無寒理。兼素問并靈樞諸篇。運氣造化之理推之。則為熱病。誠非寒也。觀守真此論。則傷寒無問在表在里。與夫三陽三陰。

皆一于為熱。而決無或寒者矣。兩說不同。其是非之判。必有一居此者。由是彼此反復究詰其義。而久不能得。雖至神疲氣耗。不舍置者。自謂此是傷寒大綱領。此義不明。則千言萬語。皆未足以為后學式。況戕賊民生。何有窮極也哉。意謂成無己之注。必有所發(fā)明者。遂因而求之。然亦止是隨文而略釋之。竟不明言何由為熱。何由為寒之故。此非其不欲言也。

蓋止知傷寒。皆是傳經。故疑于六經所傳。俱為熱證。而熱無變寒之理。遂不敢別白耳。以寒為本臟之寒歟。安得當熱邪傳里入深之時。反獨見寒。而不見熱者。且所用溫熱藥。能不助傳經之熱邪乎。以寒為外邪之寒歟。則在三陽以成熱矣。豈有傳至三陰。而反為寒哉。成氏能潛心乎此。則必悟其所以然矣。自仲景作傷寒論以來。靡或遺之而弗宗。至于異同之論興。而漁者走淵。木者走山矣。宜乎后人不能決于似是而非之際。故或謂今世并無真?zhèn)?。又或以為今人所得之病。俱是內傷。又昧者。至謂傷寒論中諸溫藥。悉為傳經熱邪而用者。以三陰經屬陰故也。又其太謬者。則曰。論中凡有寒字。皆當作熱字看。嗚呼。末流之弊。一至此乎。于是澄心靜慮以涵泳之。一旦劃然若有所悟者。然亦未敢必其當否也。姑陳之以從有道之正。夫三陽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陽也。寒郁其陽。陽不暢而成熱。陽雖人身之正氣。既郁則為邪矣。用麻黃發(fā)表。以逐其寒。則腠理通。而郁熱泄。故汗而愈。茍或不汗不解。其熱不得外泄。則必里入。故傳陽明。傳少陽。而或入腑也。若夫三陰之病。則或寒或熱者。何哉。蓋寒邪之傷人也?;蛴性谔柦浻魺?。然后以次而傳至陰經者?;蛴刑柌粋麝柮魃訇?。而便傳三陰經者?;蛴泻安粡年柦洝6贾眰幗浾??;蛴须m從太陽。

而始不及郁熱。即入少陰。而獨見少陰證者。或有始自太陽。即入少陰。而太陽不能以無傷者。或有直傷即入。而寒便變熱。及始寒而終熱者。其郁熱傳陰。與變便變熱。則為熱證。

其直傷陰經。及從太陽即入少陰。則為寒證。其太陽不能無傷。則少陰脈證。而兼見太陽標病。其始為寒。而終變熱。則先見寒證。而后見熱證。此三陰之病。所以或寒或熱也。茍即三陰經篇諸條。展轉玩繹以求之。理斯出矣。夫其或傳經?;蛑眰??;蚣慈??;蛳群鬅嵴?。何也。邪氣暴卒。本無定情。而傳變不常故耳。故經曰。邪之中人也無有常?;蛑杏陉??;蛑杏陉?。夫守真者。絕類離倫之士也。豈好為異說。以駭人哉。蓋由其以溫暑為傷寒。

而仲景之方。每不與溫暑對。故略乎溫熱之劑。而例用寒涼。由其以傷寒一斷為熱而無寒。故謂仲景四逆湯。為寒藥誤下。表熱里和之證。及為表熱里寒。自利之證。而立。又謂溫里止利。急解其表。又謂寒病止為雜病。嗟乎。仲景傷寒論。專為中而即病之傷寒作。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作。故每有三陰之寒證。而溫熱之劑之所以用也。以病則寒以時。則寒其用之也固宜。后人不知此意。是以愈求愈遠。愈說愈鑿。若知此意。則猶庖丁解牛。動中肯綮矣。

且如寒藥誤下。而成里寒者。固不為不無矣。不因寒藥誤下。而自為里寒者。其可謂之必無乎。殊不知陰經之每見寒證者。本由寒邪不由陽經。直傷于此。與夫雖由太陽。而始不及郁熱。即入于此而致也。雖或有因寒藥誤下而致者。蓋亦甚少。仲景所用諸溫熱之劑。何嘗每為寒藥誤下而立。況表里寒之證。亦何嘗每有急解其表之文乎。夫里寒外熱之證。乃是寒邪入客于內。迫陽于外?;蛘咛撽栔畾?。自作外熱之狀耳。非真熱邪所為也。觀仲景于里寒外熱之證。但以溫藥治里寒。而不治外熱。則知其所以為治之意矣。若果當急解其表。豈不于里和之后。明言之乎。且三陰寒病。既是雜病。何故亦載于傷寒論。以惑后人乎。其厥陰病篇諸條之上。又何故每以傷寒二字冠之乎。夫內經所敘三陰病。一于為熱者。言其常也。仲景所敘三陰病。兼乎寒熱者。言其變也。并行而不相悖耳。后人謂傷寒本無寒證。得非知常而不知變歟。然世之恪守局方。好用溫熱劑者。乃反能每全干寒證無他。其守彼雖偏。治此則是。學人能知三陰。固有寒邪所為之證。則仲景創(chuàng)法之本意??梢粤巳挥谛哪恐g。而不為他說所奪矣?;蛟?。傷寒之病。必從陽經郁熱。而傳三陰今子謂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而為寒證。其何據乎。予曰。據夫仲景耳。仲景曰。病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發(fā)于陽者。七日愈。發(fā)于陰者。六日愈。夫謂之無熱惡寒。則知其非陽經之郁熱矣。謂之發(fā)于陰。則知其不從陽經傳至此矣。

謂之六日愈。則知其不始太陽。而止自陰經發(fā)病之日。為始數之矣。仲景又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fā)熱。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夫得傷寒未為熱。即為厥者。豈亦由傳經入深之熱邪。而致此乎。今世人多有始得病時。便見諸寒證。而并無或熱者。此則直傷陰經。即入陰經者也。茍不能究夫仲景之心。但執(zhí)凡傷于寒。則為病熱之語以為治。其不夭人天年者。幾希矣。

上一篇:沒有了下一篇:傷寒心法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