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458、1459頁。
【處方】炒蒼耳子300g、防風(fēng)225g、黃芪375g、白芷225g、辛夷225g、炒白術(shù)225g、薄荷75g。
【制法】以上七味,白芷、炒白術(shù)125g,粉碎成細粉,剩余炒白術(shù)與其余炒蒼耳子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0℃)的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勻,干燥,粉碎,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內(nèi)容物為棕黃色至棕色的粉末;氣微香,味微苦。
【功效】散風(fēng)固表,宣肺通竅。
【主治】用于風(fēng)熱蘊肺、表虛不固所致的鼻塞時輕時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3次。
【規(guī)格】每粒裝0.4g。
【貯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