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高良姜(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高良姜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莖。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須根和殘留的鱗片,洗凈,切段,曬干。主產(chǎn)于廣東、海南、廣西。

  • 中藥名稱高良姜

  • 中藥學名(拉丁名)ALPINIAE OFFICMARUM RHIZOMA

  • 別 名膏涼姜、良姜、蠻姜

  • 所屬功效類溫里藥

  • 姜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廣東、海南、廣西。

來源

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莖。(《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廣東、海南、廣西。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須根和殘留的鱗片,洗凈,切段,曬干。(《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多彎曲,有分枝,長5-9cm,直徑1-1.5cm。表面棕紅色至暗褐色,有細密的縱皺紋及灰棕色的波狀環(huán)節(jié),節(jié)間長0.2-1cm,一面有圓形的根痕。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灰棕色或紅棕色,纖維性,中柱約占1/3。氣香,味辛辣。(《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辛,溫。入脾,胃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溫胃止嘔,散寒止痛。(《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嘔吐,噯氣吞酸。(《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3-6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本草經(jīng)疏》:“如胃火作嘔,傷暑霍亂,火熱注瀉,心虛作痛,法咸忌之。”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外壁增厚,有的含紅棕色非晶形物。皮層中葉跡維管束較多,外韌型。內(nèi)皮層明顯。中柱外韌型維管束甚多,束鞘纖維成環(huán),木化。皮層及中柱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shù)分泌細胞,內(nèi)含黃色或紅棕色樹脂狀物;薄壁細胞充滿淀粉粒。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5g,置圓底燒瓶中,加水200ml,連接揮發(fā)油測定器,自測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滿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燒瓶為止,加正己烷3ml,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微沸,并保持2小時,放冷,取正己烷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高良姜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相應位的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①治卒心腹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高良姜五兩,厚樸二兩,當歸、桂心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須服,若強人為二服,劣人分三服。(《千金方》高良姜湯)
②養(yǎng)脾溫胃,去冷消痰,大治心脾疼病,寬胸下氣,進美飲食,療一切冷物所傷:良姜(去聲)、干姜(炮)等分。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一丸,食后皮湯下。妊娠婦人忌服。(《局方》二姜丸) 
③治心脾痛:高良姜、檳榔等分,各炒。上為細末,米調(diào)下。(《百一選方》)
④治心口一點痛,乃胃脘有滯或有蟲,多因惱怒及受寒起,遂致終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須要各焙、各研、各貯。如病因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錢,香附末一錢;如病因怒而得者,用良姜一錢,香附末二錢,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錢分,香附末一錢五分,以米飲湯加入姜汁一匙,鹽一撮,為服之。(《良方集腋》良附丸)
⑤治霍亂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兩,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頓服。(《備急方》)
⑥治霍亂嘔吐不止:高良姜(生銼)一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棗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頓服。(《圣濟總錄》冰壺湯)
⑦治諸寒瘧疾:良姜、白姜各等分。二味火上煅,留性,為末。每服三錢,雄豬膽一個,水一盞,溫和膽汁調(diào)下。(《續(xù)本事方》)
⑧治風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頰腫痛:良姜一塊(約二寸),全蝎一枚(瓦上焙干)。上為末。以手指點藥,如齒藥用,須擦令熱徹,須臾吐出少涎,以鹽湯漱口。(《百一選方》逡巡散)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薄片,曬干。(《中國藥典2020》)

毒性

醚提物小鼠灌胃的LD50為4.2±0.4ml/Kg,中毒表現(xiàn)為翻正反射消失,持續(xù)8h以上才死亡。小鼠灌服水提物120g/Kg,觀察7d,無死亡。高良姜能使鼠傷寒沙門氏菌TA98和TA100發(fā)生誘變。(《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廣藥

相關(guān)論述

1. 楊士瀛:噫逆胃寒者,高良姜為要藥人參、茯苓佐之,為其溫胃,解散胃中風邪也。
2.《本草匯言》: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之藥也。若老人脾腎虛寒,泄瀉自利,婦人心胃暴痛,因氣怒、因寒痰者,此藥辛熱純陽,除一切沉寒痼冷,功與桂、附同等。茍非客寒犯胃,胃冷嘔逆,及傷生冷飲食,致成霍亂吐瀉者,不可輕用。葉正華曰:古方治心脾疼,多用良姜。寒者,與木香肉桂、砂仁同用至三錢。熱者,與黑山?川黃連、白芍藥同用五六分,于清火藥中,取其辛溫下氣、止痛。若治脾胃虛寒之證,須與參、耆、半、術(shù)同行尤善,單用多用,辛熱走散,必耗沖和之氣也。
3.《本草新編》: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與蒼術(shù)同用為妙,否則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濕故耳。
4.《本經(jīng)逢原》: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須同茴香用之:產(chǎn)后下焦虛寒,瘀血不行,小腹結(jié)痛者加用之。
5.《本草求真》:良姜,同姜、附則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則能除寒祛郁。若傷暑泄瀉,實熱腹痛切忌。此雖與干姜性同,但干姜經(jīng)炮經(jīng)制,則能以去內(nèi)寒,此則辛散之極,故能以辟外寒之氣也。
6.《本草正義》:良姜大辛大溫,潔古謂辛熱純陽,故專主中宮真寒重癥;《別錄》獨以治胃冷氣逆,霍亂腹痛者,正以霍亂皆中氣大寒,忽然暴仆,俄頃之間,胸腹絞痛,上吐下瀉,即四肢冰冷,面唇舌色淡自如紙,脈伏不見,冷汗如油,大肉陡削。良囪盛暑之時,乘涼欽冷,淚沒真陽,致中氣暴絕,見癥如是之劇,甚者一、二時即已告斃,此非大劑溫熱;萬不能挽回垂絕之元陽。姜、附、吳藐、良姜、革菱之屬,均為此癥必須要藥。惟近賢王孟英、陸九芝兩家,所論霍亂,皆主濕熱而言,且謂膠冷脈伏,即是熱深顧深之候,萬萬不可用四逆法者,此則當時見癥之不同,蓋亦天時人事之變遷,固自有不可一概論者。此當以舌苔之既自與黃膩辨之,而所瀉所吐之物,一則清澈如水,一則穢氣惡濁,亦必確乎有憑,固不患臨癥時之無所適從看也。pH藏器言止痢者,當以虛寒滑利言之,必非濕熱積滯之腸僻可知。甄權(quán)謂治腹內(nèi)久冷氣痛,大明謂治轉(zhuǎn)筋、瀉痢,則即真寒之霍亂轉(zhuǎn)筋也。又謂治反胃,則胃中無火,食入反出之朝食葛吐,完谷清澈者也。蘇頌謂含塊咽津,治忽然惡心嘔清水,亦胃寒之癥。瀕湖謂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痹、除瘴瘧,皆以陰霾填塞者言。而胃燥津桔之噎膈,濕熱穢濁之瘴瘧,非可一概論矣。
7.《別錄》: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亂腹痛。
8.《藥性論》:治腹內(nèi)久冷,胃氣逆、嘔吐。治風,破氣,腹冷氣痛;去風冷痹弱,療下氣冷逆沖心,腹痛、吐瀉。
9.《本草拾遺》:下氣,益聲。煮作飲服之,止痢及霍亂。
10.《日華子本草》:治轉(zhuǎn)筋瀉痢,反胃嘔食,消宿食。
11.《本草圖經(jīng)》:治忽心中惡,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塊,含之咽津,逡巡即瘥;若(口中)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為末,煎湯常飲之佳。
12.《珍珠囊》:溫通脾胃。
13.《滇南本草》:治胃氣疼,肚腹疼痛。
14.《綱目》:健脾胃,寬噎膈,破冷癖,除瘴瘧。
15. 姚可成《食物本草》:去白睛翳膜,補肺氣,益脾胃,元氣。
16.《本草求原》:治腳氣欲吐,目卒赤,頭痛,風冷痹痛。
17.《廣東中藥》:治寒疝濕痹。

傳說淵源

       蘇東坡是北宋的大文學家,既熱愛生活也樂于享受各種美食。因為他和當時掌權(quán)的宰相政見不合,從京城被貶到惠陽當一個小官。那時,廣東是嶺南瘴癘之地,北方人很難適應這里的天氣環(huán)境。
       蘇東坡剛到惠陽時水土不服,經(jīng)常上吐下瀉,周圍又沒有親人照顧,一下子就消瘦了很多,心情很苦悶。因為蘇東坡以前在京城做大官的時候很清廉,關(guān)心老百姓疾苦,所以名聲非常好。住在附近的鄰居們都非常仰慕蘇東坡,經(jīng)常過來幫忙送菜,但蘇東坡的腸胃卻總不見好,吃什么都沒有胃口。
       一天,有個鄰居打聽到蘇東坡特別愛吃肘子,特意為他做了一道紅燒肘子。這道菜看起來色澤紅亮,聞起來香氣四溢,立刻勾起了他的食欲。肘子吃起來肥而不膩,香辣可口。吃完后,蘇東坡覺得意猶未盡,并且感覺腸胃也舒服多了。作為美食家的蘇東坡,品嘗過各類美味,覺得這道紅燒肘子味道與眾不同,便詢問鄰居菜里加了什么特別的調(diào)料。鄰居告訴他說,只比其他人做的肘子里加了本地特產(chǎn)的姜。當?shù)厝似匠6嘤么私獊沓床嘶蚺菟?,對腸胃很有好處。
       自此以后,蘇東坡讓人炒菜的時候都要放入這種調(diào)料,他的腸胃很快就得到了恢復,他又可以盡享南方各種美食了。蘇東坡在惠陽生活得十分愜意,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詩句。因為這種姜出于古高涼郡(今廣東惠州一帶),外形又和生姜很相像,當?shù)氐睦习傩諏⑵涿麨椤案嗨帥鼋?,后因諧音而訛稱為“高良姜”。其味道沒有生姜那么辛辣,既可用當食材也可藥用。

原標題:高良姜
詞條標簽:高良姜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