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風藤草(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風藤草為毛茛科植物鈍萼鐵線蓮Clematis peterae Hand.-Mazz.的藤莖和葉。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產(chǎn)于四川、甘肅、貴州、云南等地。

  • 中藥名稱風藤草

  • 中藥學名(拉丁名)Caulis et Folium Clematidis Peterae

  • 別 名小木通、細木通、木通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毛茛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四川、甘肅、貴州、云南等地。

來源

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鈍萼鐵線蓮Clematis peterae Hand.-Mazz.的藤莖和葉。(《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四川、甘肅、貴州、云南等地。

入藥部位

莖木、葉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莖藤草黃色或褐色,有條紋,嫩枝有時被毛。羽狀復葉對生;葉柄長達7cm,有條紋及淡褐色毛。小葉5-7片,卵形,長2-9cm,寬2-4cm,全緣或具2-3闊齒,兩面疏生短毛至近無毛。氣微,味稍苦。(《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苦,性涼。(《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祛風清熱,和絡止痛。(《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痛,風疹瘙癢,瘡疥,腫毒,火眼疼痛及小便不利。(《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或搗汁點目。(《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①治火眼疼痛:風藤草尖不拘多少,用潮紙包定,于子母火內(nèi)微炮,擠汁點目內(nèi),要將灰去凈。
②治尿結(jié),小兒(尿結(jié))更良:風藤草尖,用新鮮者,不拘多少,搗汁去渣,點水酒服之,良效。(1-2方出自《滇南本草》)
③治頭痛:用風藤草鮮莖搗爛,加蔥、姜適量,炒熱包太陽穴。(《云南中草藥》)

相關(guān)論述

1.《滇南本草》:“氣味甘、苦,性平?!?/span>
2.《滇南本草》:“主治一切風癢,筋骨疼痛,補血,和血,散血,疏風散熱,一切瘡疥,煎湯浴之最良。搗葉,散瘡毒之腫痛。”

原標題:風藤草
詞條標簽:鈍萼鐵線蓮,風藤草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