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火麻仁(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火麻仁為??浦参锎舐镃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我國各地均產(chǎn)。

  • 中藥名稱火麻仁

  • 中藥學名(拉丁名)CANNABIS SEMEN

  • 別 名麻子、麻子仁、麻仁

  • 所屬功效類瀉下藥

  • ???/p>

  • 分布區(qū)域我國各地均產(chǎn)。

來源

本品為??浦参锎舐?em>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實。(《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我國各地均產(chǎn)。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呈卵圓形,長4-5.5mm,直徑2.5-4mm。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wǎng)紋,兩邊有棱,頂端略尖,基部有1圓形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種皮綠色,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淡。(《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甘,平。歸脾、胃、大腸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潤腸通便。(《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血虛津虧,腸燥便秘。(《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10-15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便溏、陽痿、遺精、帶下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防熱,防蛀。(《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藥渣再加乙醚20ml洗滌,棄去乙醚液,藥渣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火麻仁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5:1: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香草醛乙醇溶液—硫酸(1:1)混合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1.治傷寒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于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樸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炙、熬,別作脂)。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傷寒淪》麻子仁丸)
2.治大便不通:研麻子,以米雜為粥食之。(《肘后方》)
3.治虛勞,下焦虛熱,骨節(jié)煩疼,肌肉急,小便不利,大便數(shù)少,吸吸口燥少氣:大麻仁五合,研,水二升,煮去半分,服。(《外臺》)
4.治產(chǎn)后郁冒多汗,便秘:紫蘇子、大麻仁各半合,凈洗,研極細,用水再研,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喂之。此粥不惟產(chǎn)后可服,大抵老人、諸虛人風秘,皆得力。(《本事方》麻子蘇子粥)
5.治大渴,日食數(shù)斗,小便赤澀者:麻子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取汁飲之。(《肘后方》)
6.治五淋,小便赤少,莖中疼痛:冬麻子一升,杵研,濾取汁二升,和米三合,煮粥,著蔥、椒及熟煮,空心服之。(《食醫(yī)心鏡》)
7.治腳氣腫渴:大麻子熬令香,和水研,取-大升,別以三大升水煮一大升赤小豆,取一升汁,即納麻汁,更煎三、五拂,渴即飲之,冷熱任取,饑時啖豆亦佳。(《外臺》)
8.治風水腹大,臍腰重痛,不可轉動:冬麻子半升,碎,水研濾取汁,米二合,以麻子汁煮作稀粥,著蔥、椒、姜、豉,空心食之。(《食醫(yī)心鏡》)
9.治骨髓風毒疼痛,不可運動者:大麻仁水中浸取沉者一大升,漉出曝干,炒,待香熱,即入木臼搗極細如白粉,平分為十帖。每用一帖,取無灰酒一大瓷湯碗研麻粉,旋濾取白酒,直令麻粉盡,余殼即去之,都合酒一處,煎取一半,待冷熱得所,空腹頓服,日服一帖。(《篋中方》大麻仁酒)
10.治白?。郝樽又笕【G豆,空腹飽服。(孟詵《必效方》)
11.治小兒赤白痢,體弱不堪,困重者:麻子一合,炒令香熟,末服一錢匕,蜜、漿水和服。(《子母秘錄》)
12.治婦人月水不利,或至兩三月、半年、一年不通者:桃仁二升,麻孑仁二升,合搗,酒一斗,漬一宿,服一升,日三夜一。(《肘后方》)
13.治產(chǎn)后血不去:麻子五升,搗,以酒一斗漬一宿,明旦去滓,溫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服一升。忌房事一月,將養(yǎng)如初產(chǎn)法。(《千金方》麻子酒)
14.治妊娠損動后腹痛:冬麻子一升,杵碎熬,以水二斗,煮取汁,熱沸,分為三、四服。(《食醫(yī)心鏡》)
15.治寸白由:吳茱萸細根一把(熟搗),大麻子三升(熬,搗末)。上二味,以水三升和搦取汁,旦頓服之,至巳時,與好食令飽,須臾蟲出,不瘥,明且更合服之,不瘥,三日服。(《千金方》)
16.治嘔逆:麻仁三合,熬,搗,以水研取汁,著少鹽吃。(《近效方》)
17.治小兒頭面瘡疥:麻子五升末之,以水和絞取汁,與蜜和敷之。(《千金方》)
18.治小兒疳瘡:搗麻子敷之,日六、七度。(《子母秘錄》)
19.治金瘡腹中瘀血:大麻子三升,大蔥白二十枚。各搗令熟,著九升水,煮取一升半,頓服之。若血出不盡,腹中有膿血,更合服,當吐膿血耳。(二物湯)
20.治瘭疽著手足肩背,忽發(fā)累累如赤豆,剝之汁出者:麻子熬作末,摩上良。
21.治赤流腫丹毒:搗大麻子水和敷之。(⒆方以下出《千金方》)
22.治湯火傷:火麻仁、黃柏、黃梔子,共研末,調豬脂涂。(《四川中藥志》)
23.治聘耳,膿水不止:麻子一合,花臙脂一分。都研為末,滿耳塞藥,以綿輕擁。(《圣惠方》)

中藥炮制

火麻仁:除去雜質及果皮。
炒火麻仁:取凈火麻仁,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微黃色,有香氣。(《中國藥典2020》)

道地性

浙藥

相關論述

1.《傷寒明理論》:《內(nèi)經(jīng)》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杏仁潤物也?!侗静荨吩?,潤可去枯。脾胃干燥,必以甘潤之物為之主。
2.《本草經(jīng)疏》:麻子,性最滑利。甘能補中,中得補則氣自益,甘能益血,血脈復則積血破,乳婦產(chǎn)后余疾皆除矣。風并于衛(wèi),則衛(wèi)實而榮虛,榮者,血也、陰也。《經(jīng)》曰,陰弱者汗自出。麻仁益血補陰,使榮衛(wèi)調和,風邪去而汗自止也。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氣從小便而出也。
3.《藥品化義》:麻仁,能潤腸,體潤能去燥,專利大腸氣結便閉。凡老年血液枯燥,產(chǎn)后氣血不順,病后元氣未復,或稟弱不能運行皆治。大腸閉結不通,不宜推蕩,亦不容久閉,以此同紫菀、杏仁潤其肺氣,滋其大腸,則便自利矣。
4.《本草述》:麻子仁,非血藥而有化血之液,不益氣而有行氣之用,故于大腸之風燥最宜。麻仁之所療者風,然屬血中之風,非漫治風也,而其所以療風者,以其脂潤而除燥,蓋由于至陽而宣至陰之化,非泛泛以脂潤為功也。
5.《本草思辨錄》:仲景麻仁丸證,是脾受胃強之累而約而不舒。于是脾不散精于肺,肺之降令亦失,肺與脾胃俱困而便何能下。麻仁甘平滑利,柔中有剛,能入脾滋其陰津,化其燥氣。但脾至于約,其中之堅結可知,麻仁能擴之不能破之,芍藥乃脾家破血中之氣藥,合施之而脾其庶幾不約矣乎。夫脾約由于胃強,治脾焉得不兼治胃,胃不獨降,有資于肺,肺亦焉得不顧,故又佐以大黃、枳、樸攻胃,杏仁抑肺,病由胃生,而以脾約標名者,以此為太陽陽明非正陽陽明也。兼太陽故小便數(shù),小便數(shù)故大便難,治法以起脾陰化燥氣為主。燥氣除而太陽不治自愈,故麻仁為要藥。
6.《本經(jīng)》:補中益氣。
7.《別錄》:主中風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chǎn)后余疾。
8.《藥性論》:治大腸風熱結澀及熱淋。
9.《唐本草》:主五勞。
10.《食療本草》:取汁煮粥,去五臟風、潤肺。治關節(jié)不通、發(fā)落,通血脈。
11.《本草拾遺》:下氣,利小便,去風痹皮頑,炒令香搗碎,小便浸取汁服;婦人倒產(chǎn)吞二七枚。
12.《日華子本草》:補虛勞,長肌肉,下乳,止消渴,催生。治橫逆產(chǎn)。
13.《綱目》:利女人經(jīng)脈,調大腸下??;涂諸瘡癩,殺蟲;取汁煮粥食,止嘔逆。
14.《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去瘀血,生新血。

原標題:火麻仁
詞條標簽:大麻火麻仁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