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玫瑰茄(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玫瑰茄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inn.的干燥花萼和小苞片。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產臺灣、福建、廣東、云南。

  • 中藥名稱玫瑰茄

  • 中藥學名(拉丁名)CALYX HIBISCI SABDARIFFAE

  • 別 名紅金梅、紅梅果、洛神葵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錦葵科

  • 分布區(qū)域產臺灣、福建、廣東、云南。

來源

本品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inn.的干燥花萼和小苞片。(《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本品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的干燥花萼。(《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分布產地

產臺灣、福建、廣東、云南。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秋季于果熟前采收,曬干。(《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性狀

本品全體皺縮略壓扁,表面紫紅色或紫黑色。小苞片8-12,披針形,長5-10mm,肉質,近頂端具刺狀附屬物,基部與花萼合生,疏被長硬毛。花萼杯狀,長約3cm,厚軟革質,5裂,裂片頂端長漸尖,基部具1腺體,疏被小刺和粗毛。(《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本品略呈圓錐狀或不規(guī)則形,長2.5~4cm,直徑約2cm,紫紅色至紫黑色,5裂,裂片披針形,下部可見與花萼愈合的小苞片,10裂,披針形,基部具有祛除果實后留下的空洞。外表面有線狀條紋,內表面基部黃褐色,偶見稀疏的粗毛。體輕,質脆。氣微清香,味酸。(《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性味歸經(jīng)

酸,涼。歸腎經(jīng)。(《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酸,涼。(《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功效

清熱解渴,斂肺止咳。(《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清熱解暑,開胃生津,解毒利水。(《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主治

用于高血壓,咳嗽,中暑,酒醉。(《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用于暑熱口渴,和作為高溫、刺激性氣體作業(yè)的清涼劑。(《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用法用量

內服:9-15g,開水泡服或煎服。(《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4~5g。(《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貯藏保存

置干燥、避光處。(《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置干燥處。(《廣西中藥材標準1990年版》)

藥材鑒別

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分別做以下試驗。

(1)取濾液1滴,點于濾紙上,加入1滴茚三酮試液,在100℃烘2分鐘,顯紫紅色斑點。

(2)取濾液1滴,點于pH試紙上,試紙應即變色(顯酸性反應)。

(3)取濾液3ml,加入等量堿性酒石酸銅試液,于沸水浴中加熱數(shù)分鐘,產生紅色沉淀。(《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曬干。(《福建省中藥材標準2006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種子有利尿,強壯功能。

傳說淵源

       玫瑰茄又叫洛神花、洛神葵。洛神花由洛神血淚幻化而成,是因花朵顏色紅艷粲然。每到洛神花成片開放之時,艷紅如血的顏色,映亮了河水,染紅了藍天。細長的,顏色鮮紅攝人的花瓣,仿佛一叢叢獵獵燃燒的火焰,直沖向九萬里碧藍蒼穹。小小的,略微狹窄的花苞,又仿佛離人眼中的一滴清淚,明麗而透徹,直落入觀者心間。妖艷與哀凄并存,倔強與婉約互襯,墨色花枝中,點點殷紅果實仿佛由美人心間最痛的一滴血幻化而成。

原標題:玫瑰茄
詞條標簽:玫瑰茄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