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禹州漏蘆(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禹州漏蘆為菊科植物藍刺頭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或華東藍刺頭Echinops grijsii Hanc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河南、江西等地。

  • 中藥名稱禹州漏蘆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ECHINOPSIS RADLX

  • 別 名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菊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河南、江西等地。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藍刺頭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或華東藍刺頭Echinops grijsii Hance的干燥根。(《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河南、江西等地。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呈類圓柱形,稍扭曲,長10-25cm,直徑0.5-1.5cm。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頂端有纖維狀棕色硬毛。質(zhì)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褐色,木部呈黃黑相間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澀。(《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苦、寒。歸胃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乳癰腫痛,癰疽發(fā)背,瘰疬瘡毒,乳汁不通,濕痹拘攣。(《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5-10g。(《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置通風(fēng)干燥處。(《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棕黃色。韌皮纖維多成束,直徑20-42μm,壁厚。細胞間隙有棕褐色樹脂狀物。木纖維細長,兩端漸尖,直徑12-30μm,壁較厚。具緣紋孔導(dǎo)管和網(wǎng)紋導(dǎo)管較多見,直徑20-120μm。石細胞少見,類圓形、長方形或方形,直徑35-150μm,層紋及孔溝明顯,細胞間隙有棕褐色樹脂狀物。分泌管長條狀,直徑26-60μm,內(nèi)含紅棕色分泌物。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lO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a-三聯(lián)噻吩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8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5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標題:禹州漏蘆
詞條標簽:華東藍刺頭,禹州漏蘆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