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核桃仁(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核桃仁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肉質(zhì)果皮,曬干,再除去核殼和木質(zhì)隔膜。全國多數(shù)地區(qū)均產(chǎn),以河北產(chǎn)量最大,山西汾陽所產(chǎn)品質(zhì)佳。

  • 中藥名稱核桃仁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JUGLANDIS SEMEN

  • 別 名胡桃仁

  • 所屬功效類 補虛藥

  • 胡桃科

  • 分布區(qū)域全國多數(shù)地區(qū)均產(chǎn),以河北產(chǎn)量最大

來源

本品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干燥成熟種子。(《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全國多數(shù)地區(qū)均產(chǎn),以河北產(chǎn)量最大,山西汾陽所產(chǎn)品質(zhì)佳。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肉質(zhì)果皮,曬干,再除去核殼和木質(zhì)隔膜。(《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多破碎,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有皺曲的溝槽,大小不一;完整者類球形,直徑2-3cm。種皮淡黃色或黃褐色,膜狀,維管束脈紋深棕色。子葉類白色。質(zhì)脆,富油性。氣微,味甘;種皮味澀、微苦。(《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甘,溫。歸腎、肺、大腸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補腎,溫肺,潤腸。(《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腎陽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寒喘嗽,腸燥便秘。(《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6-9g。(《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痰火積熱,陰虛火旺,以及大便溏泄者禁服。不可與濃茶同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黃白色或淡棕色。種皮表皮細胞淡棕色至棕色。表面觀呈類多角形,直徑14-50μm,細胞壁平直,有的略呈連珠狀增厚,細胞內(nèi)含黃棕色物。氣孔多見,扁圓形,直徑42-68μm,有的保衛(wèi)細胞不等大,副衛(wèi)細胞3-8個。(《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濕傷于內(nèi)外,陽氣衰絕,虛寒喘嗽,腰腳疼痛:胡桃肉二十兩(搗爛),補骨脂十兩(酒蒸)。研末,蜜調(diào)如飴服。(《續(xù)傳信方》)
2.治久嗽不止:核桃仁五十個(煮熱,去皮),人參五兩,杏仁三百五十個(麩炒,湯浸去皮)。研勻,入煉蜜,丸梧子大。每空心細嚼一丸,人參湯下,臨臥再服。(《綱目》)
3.治產(chǎn)后氣喘:胡桃仁(不必去皮)、人參各等分。上細切,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七分,頻頻呷服。(《普濟方》)
4.治腎氣虛弱,腰痛如折,或腰間似有物重墜,起坐艱辛者:胡桃二十個(去皮膜),破故紙(酒浸,炒)八兩,蒜四兩(熬膏),杜仲(去皮,姜汁浸,炒)十六兩。上為細末,蒜膏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婦人淡醋湯下。常服壯筋骨,活血脈,烏髭須,益顏色。(《局方》青娥丸)
5.益血補髓,強筋壯骨,明目,悅心,滋潤肌膚:故紙、杜仲、萆薢、胡桃仁各四兩。上三味為末,次入胡桃膏拌勻,杵千余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御藥院方》)
6.治消腎,唇口干焦,精溢自出,或小便赤黃,五色渾濁,大便燥實,小便大利而不甚渴:白茯苓、胡桃肉(湯去薄皮,別研)、附子大者一枚(去皮臍,切作片,生姜汁一盞,蛤粉一分,同煮干,焙)。上等分,為末,蜜丸如梧子大,米飲下三、五十丸;或為散,以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三因方》胡桃丸)
7.治腎虛耳鳴遺精:核桃仁三個,五味子七粒,蜂蜜適量。于睡前嚼服。(《貴州草藥》)
8.治石淋:胡桃肉一升。細米煮漿粥一升,相和頓服。(《海上集驗方》)
9.治小便頻數(shù):胡桃煨熟,臥時嚼之,溫酒下。(《綱目》)
10.治醋心:爛嚼胡桃,以干姜湯下?;蛑唤篮遥蛑怀愿山獪嗫芍?。(《傳信適用方》)
11.治赤痢不止:枳殼、胡桃各七枚,皂莢(不蛀者)一挺。上三味,就新瓦上以草灰燒令煙盡,取研極細,分為八服。每臨臥及二更、五更時各一服,荊芥茶調(diào)下。(《圣濟總錄》枳殼散)
12.治臟躁?。汉胰室粌?。搗碎,和糖開水沖服,每日三次。(《衛(wèi)生雜志》4(1):6,1936)
13.治火燒瘡:取胡桃穰燒令黑,杵如脂,敷瘡上。(《梅師集驗方》)
14.治瘰疬瘡:胡桃瓤燒令黑,煙斷,和松脂研敷。(《開寶本草》)
15.治鼠瘺痰核:連皮胡桃肉,同貝母、全蝎枚數(shù)相等,蜜丸服。(《本經(jīng)逢原》)

中藥炮制

炒核桃仁:取鹽,置熱鍋中翻動,炒至滑利,投入核桃仁,炒至色變深時,取出,篩去鹽,攤涼。(《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道地性

北藥

相關(guān)論述

1.《綱目》:胡桃仁,味甘氣熱,皮澀,肉涸。孫真人言其冷滑,誤矣。近世醫(yī)方,用治痰氣喘嗽、醋心及癘風(fēng)諸病,而酒家往往醉后嗜之。則食多吐水、吐食,脫眉,及酒同食咯血之說,亦未必盡然也。但胡桃性熱,能人腎、肺,惟虛寒者宜之,而痰火積熱者,不宜多食耳。胡桃,通命門,利三焦,益氣養(yǎng)血,與破故紙同為補下焦腎、命之藥。夫命門氣與腎通,藏精血而惡燥,若腎、命不燥,精氣內(nèi)充,則飲食自健,肌膚光澤,腸腑潤而血脈通,此胡桃佐補藥,有令人肥健、能食、潤肌、黑發(fā)、固精、治燥、調(diào)血之功也。命門既通,則三焦利,故上通于肺而虛寒喘嗽者宜之,下通于腎而腰腳虛痛者宜之,內(nèi)而心腹諸痛可止,外而瘡腫之毒可散矣。洪氏《夷堅志》止言胡桃治痰嗽,能斂肺,蓋不知其為命門、三焦之藥也。
2.《醫(yī)林纂要》:胡桃,昔人云,留皮則入腎、命,去皮則入肺。愚擯凡仁皆潤而多人心,下行則人命門。腎命得補,精氣堅固,則陽氣自行于三焦以上達膻中,肺自得其溫潤而寒嗽除矣,不必以留皮去皮分上下,但連皮則能固能補,去皮則止于能行能潤耳。
3.《本草求真》:胡桃,味甘則三焦可利,皮澀則氣可斂而喘可定,肉潤則肺得滋而腸可補。瘡腫、鼠痿、痰核,取其用能通郁解結(jié)。惟肺有熱痰,暨命門火熾者切忌。養(yǎng)血去皮用,斂澀連皮用。
4.《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胡桃,為滋補肝腎、強健筋骨之要藥,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為其能補腎,故能固齒牙,烏須發(fā),治虛勞喘嗽,氣不歸元,下焦虛寒,小便頻數(shù),女子崩帶諸證。其性又能消堅開瘀,治心腹疼痛,砂淋、石淋杖塞作疼,腎敗不能漉水,小便不利。
5. 孟詵:通經(jīng)脈,潤血脈,黑須發(fā),常服骨肉細膩光潤。
6. 崔禹錫《食經(jīng)》:下氣,主喉痹,殺白蟲。
7.《本草拾遺》:食之令人肥健。
8.《開寶本草》:多食利小便,去五痔。
9.《七卷食經(jīng)》:去積氣。
10.《綱目》:補氣養(yǎng)血,潤燥化痰,益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嗽,腰腳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腸風(fēng),散腫毒,發(fā)痘瘡,制銅毒。
11.《醫(yī)林纂要》:補腎,潤命門,固精,潤大腸,通熱秘,止寒瀉虛瀉。
12.《本草從新》:治痿,強陰。

傳說淵源

       傳說,核桃和蟠桃一樣,是西王母的圣果,又稱長壽果,一般的凡人根本看不到,摸不著。后來,西王母追隨玉皇大帝來到盧氏,隨身把核桃和蟠桃也帶了來。
       有一年,盧氏發(fā)生了瘟疫,神醫(yī)扁鵲帶著弟子到玉皇山采藥,靈芝、天麻、棗皮、金銀花都采到了,獨獨少了最主要的一味藥——核桃。因為核桃去皮后極像人的大腦,它不僅溫肺補腎,對哮喘咳嗽、腎虛腰痛等病有明顯的療效,最重要的是對人的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不可替代的滋補作用。到哪兒找核桃呢?弟子子陽建議:進甕潭溝,向住在甕城瀑布上面瑤池旁邊的西王母討要。扁鵲來到甕潭溝口,被西王母的丫鬟杜鵑擋了駕。說七仙女們正在甕城瀑布戲水,請君少待片刻。又等了一會兒,杜鵑說,仙女們轉(zhuǎn)移到上面瑤池去了,請君入甕吧。
       甕潭溝口小肚子大,生得真像是個甕。扁鵲進到溝里一看,兩邊山坡上盡是中草藥:杜仲、辛夷、山茱萸,連翹、娑羅、八月札,就連溪水里游來蕩去的甲魚、大鯢等,用于救死扶傷也都是上好的補品。扁鵲走到瀑布跟前,只見幾十米高的瀑布像長空白練,從半空中咆哮而下,在高聳的崖壁間發(fā)出嗡嗡的回聲。扁鵲正在為甕城瀑布的壯麗景觀驚嘆不已,這時杜鵑送來了核桃種子,并且告訴他,這一個核桃救不了多少人,不如把它種在溝口,經(jīng)王母娘娘一點化,馬上就能長成大樹,就能結(jié)許多核桃。扁鵲走到溝口,按杜鵑的說法把核桃埋進土里,眨眼間,面前便長起一棵大樹,并且結(jié)了無數(shù)的核桃。扁鵲就用這棵樹上的核桃作藥引子,救活了無數(shù)的人,最終撲滅了瘟疫。
       后來,盧氏人就不斷地到這兒采種育苗,使全縣百姓們的房前屋后、溝旁渠邊到處都長著核桃樹,讓它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向人們奉獻著陰涼。

原標題:核桃仁
詞條標簽:胡桃,核桃仁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