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大果榆(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蕪荑醬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果實與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醬。取蕪荑仁水浸一伏時,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拌曬,如此七次,同發(fā)過面曲,如造醬法,下鹽曬之。每一升,曲四斤,鹽一斤,水五斤。產(chǎn)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青海、江蘇、安徽、河南的等地。

植物名大果榆

拼音DaGuoYu

學名Ulmus macrocarpa Hance

別名蕪荑、姑榆、山松榆、山榆、白蕪荑、黃榆、迸榆、扁榆、柳榆、山扁榆、翅枝黃榆、倒卵果黃榆、廣卵果黃榆、蒙古黃榆、矮形黃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蕁麻目

榆科

榆屬

榆組

榆系

植物形態(tài)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達20米,胸徑可達40厘米;樹皮暗灰色或灰黑色,縱裂,粗糙,小枝有時(尤以萌發(fā)枝及幼樹的小枝)兩側(cè)具對生而扁平的木栓翅,間或上下亦有微凸起的木栓翅,稀在較老的小枝上有4條幾等寬而扁平的木栓翅;幼枝有疏毛,一、二年生枝淡褐黃色或淡黃褐色,稀淡紅褐色,無毛或一年生枝有疏毛,具散生皮孔;冬芽卵圓形或近球形,芽鱗背面多少被短毛或無毛,邊緣有毛。葉寬倒卵形、倒卵狀圓形、倒卵狀菱形或倒卵形,稀橢圓形,厚革質(zhì),大小變異很大,通常長5-9厘米,寬3.5-5厘米,最小之葉長1-3厘米,寬1-2.5厘米,最大之葉長達14厘米,寬至9厘米,先端短尾狀,稀驟凸,基部漸窄至圓,偏斜或近對稱,多少心臟形或一邊楔形,兩面粗糙,葉面密生硬毛或有凸起的毛跡,葉背常有疏毛,脈上較密,脈腋常有簇生毛,側(cè)脈每邊6-16條,邊緣具大而淺鈍的重鋸齒,或兼有單鋸齒,葉柄長2-10毫米,僅上面有毛或下面有疏毛?;ㄗ曰ㄑ炕蚧旌涎砍槌?,在去年生枝上排成簇狀聚傘花序或散生于新枝的基部。翅果寬倒卵狀圓形、近圓形或?qū)挋E圓形,長1.5-4.7(常2.5-3.5)厘米,寬1-3.9(常2-3)厘米,基部多少偏斜或近對稱,微狹或圓,有時子房柄較明顯,頂端凹或圓,缺口內(nèi)緣柱頭面被毛,兩面及邊緣有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中部,宿存花被鐘形,外被短毛或幾無毛,上部5淺裂,裂片邊緣有毛,果梗長2-4毫米,被短毛?;ü?-5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河南、山西、陜西、甘肅及青海東部。生于海拔700-1 800米地帶之山坡、谷地、臺地、黃土丘陵、固定沙丘及巖縫中。陽性樹種,耐干旱,能適應堿性、中性及微酸性土壤。朝鮮及前蘇聯(lián)中部也有分布。(《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翅果含油量高,是醫(yī)藥和輕、化工業(yè)的重要原料。種子發(fā)酵后與榆樹皮、紅土、菊花末等加工成荑糊,藥用殺蟲、消積。(《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大果榆
詞條標簽:大果榆,蕪荑醬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