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醉魚草(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植物名醉魚草

拼音SuanYuCao

學(xué)名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

別名閉魚花、癢見消、魚尾草、樚木、五霸薔、陽包樹、雉尾花、魚鱗子、藥桿子、防痛樹、鯉魚花草、藥魚子、鐵帚尾、紅魚皂、樓梅草、魚泡草、毒魚草、錢線尾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捩花目

龍膽亞目

馬錢科

亞科醉魚草亞科

醉魚草族

醉魚草屬

亞屬醉魚草亞屬

酸魚草組

彎花系

植物形態(tài)

灌木,高1-3米。莖皮褐色;小枝具四棱,棱上略有窄翅;幼枝、葉片下面、葉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狀短絨毛和腺毛。葉對生,萌芽枝條上的葉為互生或近輪生,葉片膜質(zhì),卵形、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3-11厘米,寬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全緣或具有波狀齒,上面深綠色,幼時被星狀短柔毛,后變無毛,下面灰黃綠色;側(cè)脈每邊6-8條,上面扁平,干后凹陷,下面略凸起;葉柄長2-15毫米。穗狀聚傘花序頂生,長4-40厘米,寬2-4厘米;苞片線形,長達(dá)10毫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3.5毫米;花紫色,芳香;花萼鐘狀,長約4毫米,外面與花冠外面同被星狀毛和小鱗片,內(nèi)面無毛,花萼裂片寬三角形,長和寬約1毫米;花冠長13-20毫米,內(nèi)面被柔毛,花冠管彎曲,長11-17毫米,上部直徑2.5-4毫米,下部直徑1-1.5毫米,花冠裂片闊卵形或近圓形,長約3.5毫米,寬約3毫米;雄蕊著生于花冠管下部或近基部,花絲極短,花藥卵形,頂端具尖頭,基部耳狀;子房卵形,長1.5-2.2毫米,直徑1-1.5毫米,無毛,花柱長0.5-1毫米,柱頭卵圓形,長約1.5毫米。果序穗狀;蒴果長圓狀或橢圓狀,長5-6毫米,直徑1.5-2毫米,無毛,有鱗片,基部常有宿存花萼;種子淡褐色,小,無翅。花期4-10月,果期8月至翌年4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等省區(qū)。生海拔200-2700米山地路旁、河邊灌木叢中或林緣。馬來西亞、日本、美洲及非洲均有栽培。(《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jià)植

全株有小毒,搗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魚麻醉,便于捕捉,故有“醉魚草”之稱?;ê腿~含、醉魚草甙(buddleo-glucoside),柳穿魚甙(linarin );刺槐素(acacetin)等多種黃酮類?;?、葉及根供藥用,有祛風(fēng)除濕、止咳化痰、散瘀之功效。獸醫(yī)用枝葉治牛瀉血。(《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醉魚草
詞條標(biāo)簽:醉魚草,醉魚草花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jià)值藥用價(ji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