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茶油(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茶油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種子的脂肪油。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種子,榨取油。主產(chǎn)于福建等地。

  • 中藥名稱茶油

  • 中藥學名(拉丁名)OLEUM CAMELLIAE OLEIFERAE

  • 別 名楂油、茶子油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山茶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福建等地。

來源

本品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種子的脂肪油。(《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種子,榨取油。(《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本品為淡黃色的澄清液體。在氯仿、乙醚、二硫化碳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相對密度在25℃時為0.909-0.915。折光率在25℃時為1.466-1.470。碘值為80-88。皂化值為185-196。酸值不大于3。(《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苦,性涼。歸大腸、胃經(jīng)。(《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潤腸,殺蟲。(《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痧氣腹痛,便秘,蛔蟲腹痛,蛔蟲性腸梗阻,疥癬,湯火傷。(《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冷開水送服,30-60g。外用:適量,涂敷。(《中華本草》)

用藥禁忌

脾虛便溏者慎服。(《中華本草》)

藥材鑒別

理化鑒別:(1)取本品2ml,小心加入新制放冷的發(fā)煙硝酸-硫酸-水(1:1:1)10ml中,放置片刻,兩液接界處顯藍綠色。
(2)取本品3ml,加石油醚3ml,溶解成澄清液,加亞硝酸鈉結(jié)晶少量與稀硫酸數(shù)滴,即有氣泡發(fā)生,強力振搖后,靜置片刻觀察,油液層應澄清,油液與酸液接界處亦不得顯混濁。(檢查是否摻桐油)
(3)取本品5ml,置試管中,加含硫黃的二硫化碳溶液(1→100)與戊醇的等容混合液5ml,置飽和食鹽水浴中,注意緩緩加熱至泡沫停止(除去二硫化碳),繼續(xù)加熱使水浴保持沸騰,2h內(nèi)不得顯紅色。(檢查是否摻棉子油)(《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1.治絞腸痧:油茶種子油60g。冷開水送服。(《福建中草藥》)
2.治腸梗阻:茶油30-60g。冷開水送服。(《浙江藥用植物名錄》)
3.治肺結(jié)核:菜油、蜂蜜各半湯匙。每日服3次。(《福建藥物志》)
4.治滯產(chǎn):茶油1湯匙,鮮雞蛋1個(去殼),沒藥(研末)6g。調(diào)勻服。(《福建藥物志》)
5.治小兒臉部生癬:茶油涂患部,日涂數(shù)次。(《嶺南草藥志》)
6.治湯火傷:茶油、鴨蛋白、百草霜共擂勻,搽傷處。(《嶺南草藥志》)
7.治褥瘡:取生姜適量,洗凈晾干,切成1mm的薄片,浸泡于茶油中8-12h。取出外敷患處。Ⅱ度有水泡者,先在無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去泡內(nèi)滲液,然后敷茶油姜片,消毒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創(chuàng)面大得Ⅲ度褥瘡,應除去壞死組織,經(jīng)生理鹽水清洗創(chuàng)面,然后再如上法敷藥。[《中醫(yī)雜志》,1991,(7):13]
8.治療急性蛔蟲性腸梗阻:①用生茶油150-200ml,1次口服。腸梗阻患者一般都有惡心嘔吐癥狀,如茶油服后立即吐出者,必須堅持再服,或服后立即給予鹽姜片2片咀嚼,有一定止嘔作用;對于不能堅持口服及年齡較小的兒童,可采用胃管緩緩注入法。治療102例,有一定療效。②口服油茶,1-2歲5-8ml,3-4歲9-15ml,5-6歲16-20ml。如無茶油,麻油等亦可。服藥前15min可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1-0.3mg,服油后2h可按小兒劑量口服驅(qū)蟲藥。若有脫水酸中毒,可先補液糾正酸中毒。共治小兒急性蛔蟲性腸梗阻60例,結(jié)果:顯效45例,好轉(zhuǎn)12例,無效3例。

相關論述

1.《救荒本草》:“性寒?!?/span>
2.《調(diào)疾飲食辯》:“性熱面滑。”
3.《福建藥物志》:“甘,平?!?/span>
4.《救荒本草》:“能療一切瘡疥,涂數(shù)次即愈。能退濕熱。”
5.《隨息居飲食譜》:“潤燥,清熱,息風,解毒殺蟲,上利頭目,澤發(fā)不??!?/span>
6.《福建藥物志》:“潤腸。治腹痛絞腸痧,蛔蟲性腸梗阻,治肺結(jié)核,滯產(chǎn)?!?/span>
7.《廣西民族藥簡編》:“治酒渣鼻。”
8.《救荒本草》:“作(楂)油法;每歲于寒露前三日收取楂子則多油,遲則油干。收子宜晾之高處,令透風,過半月則罅發(fā),取去斗,欲急開則攤曬一兩日盡開矣。開后取子曬極干,入碓硙中碾細,蒸熟,榨油如常法?!?/span>
9.《綱目拾遺》:“茶油,煎熬不熟,食之令人瀉?!?/span>

原標題:茶油
詞條標簽:油茶茶油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