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鹿藥(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鹿藥為百合科植物鹿藥Smilacina japonica A. Gray及管花鹿藥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的根及根莖。春、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鹿藥產(chǎn)于陜西、甘肅、及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地區(qū)。管花鹿藥產(chǎn)于山西、山東及西北、中南、西南地區(qū)。

  • 中藥名稱鹿藥

  • 中藥學名(拉丁名)RADIX ET RHIZOMA SMILACINAE JAPONICA

  • 別 名九層樓、盤龍七、偏頭七

  • 所屬功效類 補虛藥

  • 百合科

  • 分布區(qū)域鹿藥產(chǎn)于陜西、甘肅、及東北、華北

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鹿藥Smilacina japonica A. Gray及管花鹿藥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的根及根莖。(《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鹿藥產(chǎn)于陜西、甘肅、及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地區(qū)。管花鹿藥產(chǎn)于山西、山東及西北、中南、西南地區(qū)。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干燥根莖略呈結(jié)節(jié)狀,稍扁,長6-15cm,直徑0.5-1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具皺紋,先端有一至數(shù)個莖基或芽基,周圍密生多數(shù)須根。質(zhì)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甜、微辛。以根莖粗壯、斷面白色、粉性足者為佳。(《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甘、苦,溫。歸腎、肝經(jīng)。(《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補腎壯陽,活血祛瘀,祛風止痛。(《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腎虛陽痿,月經(jīng)不調(diào),偏、正頭痛,風濕痹痛,癰腫瘡毒,跌打損傷。(《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加熱熨。(《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1.治陽痿,勞傷:鹿藥15-30g。泡酒服。(《華山藥物志》)
2.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偏頭七12-15g。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3.治頭痛,偏頭痛:鹿藥、當歸、川穹、升麻、連翹各6g。水煎食后服。(《華山藥物志》)
4.治瘩背:盤龍七4.5g,刺老包、紅巖百合各3g,鮮百味連,天南星各2.4g。同搗絨,拌雞蛋1個,用布包在瘡上。(《貴州民間藥物》)
5.治乳癰:鮮盤龍七、青菜葉各30g。共搗細,用布包好,放在開水里燙熱后,取出熨乳部。(《貴州民間藥物》)
6.治跌打損傷,無名腫毒:偏頭七,搗爛敷患處。(《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開寶本草》:“主風血,去諸冷,益老起陽,浸酒服之?!?/span>
2.《貴州民間藥物》:“治癆傷,癰毒。”
3.《山東中草藥手冊》:“消癰腫,補虛損。”
4.《陜西中草藥》:“祛風鎮(zhèn)痛,補氣血,壯筋骨。治頭痛,偏頭痛,風濕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癆傷?!?/span>
5.《西藏常用中草藥》:“壯陽益腎,活血祛瘀,除風濕疼痛。主治陽痿,跌打損傷?!?/span>

原標題:鹿藥
詞條標簽:鹿藥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