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螃蟹殼(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螃蟹殼為方蟹科動物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和日本絨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 deHaan的甲殼。秋季捕捉,蒸或煮熟后,將殼揭開,去掉肉,干燥。產福建、臺灣、廣東等沿海。

  • 中藥名稱螃蟹殼

  • 中藥學名(拉丁名)ERIOCHEIRIS CONCHA

  • 別 名方海、蟹殼

  • 所屬功效類 活血化瘀藥

  • 動物藥

  • 分布區(qū)域產福建、臺灣、廣東等沿海。

來源

本品為方蟹科動物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和日本絨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 deHaan的甲殼。(《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本品為方蟹科動物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的干燥體。(《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分布產地

福建、臺灣、廣東等沿海。

入藥部位

動物

采收加工

秋季捕捉,蒸或煮熟后,將殼揭開,去掉肉,干燥。(《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春、秋兩季捕捉,將肢體捆起,曬干或烘干,防止生蛆變質。(《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性狀

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表面杏黃色或淺黃色,內表面黃白色或淺白色,質堅硬。氣微腥,味咸。(《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本品略呈方形而扁,大小不一。完整者背面甲殼隆起,表面起伏不平,前方有兩排并列的疣狀突起,其中部有“H”形的凹陷。前緣兩眼窩間有四枚齒突,眼窩外側緣各有四枚鋸齒。腹部扁平,七節(jié),雌體呈圓形,雄體呈三角形。螯足1對,鉗狀,粗壯,絨毛發(fā)達;步足四對,有毛,足端尖銳似爪。外殼硬脆,體內疏松。味腥微咸。(《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性味歸經

酸,寒;有毒。(《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咸,寒;有小毒。(《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功效

破瘀,消積。(《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散淤血,清熱解毒。(《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主治

用于瘀血積滯,乳癰,脅痛,腹痛,凍瘡。(《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用于鐵打損傷,黃疸,漆毒。(《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用法用量

6-10g,研末沖服。外用適量,研細末調敷患處。(《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5-15g,或遵醫(yī)囑。(《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禁與柿(柿蒂)及荊芥配伍。服蟹肉過敏者忌用。(《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置干燥通風處,防蟲蛀。(《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中藥配伍

①治蓄血發(fā)黃,胸脅結痛而不浮腫者:蟹殼煅存性,黑糖調,無灰酒下三錢,不過數服效。(《本經逢原》)
②治血崩甚而腹痛:毛蟹殼燒存性,米飲下。(《證治要訣》)
③治婦人乳癰硬腫:蟹殼灰一服即散。(《本經逢原》)
④治蜂蠆傷:蟹殼燒存性,研末,蜜調敷。(《證治要訣》)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干燥,搗碎。(《山東省中藥材標準2012年版》)

取沽凈細沙置鍋內加熱后投入凈方海,炒至甲殼呈紅色或深紅色時取出,投入適量醋使焠煅,取出曬干,除去細沙。(《遼寧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綱目》:燒存性,蜜調,涂凍瘡及蜂蠶傷;酒服,治婦人兒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積。
2.《本草崇原》:攻毒,散風,消積,行瘀。

原標題:螃蟹殼
詞條標簽: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