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天南星(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天南星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異葉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東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塊莖。秋、冬二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外皮,干燥。天南星主產于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異葉天南星產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東北天南星主產于東北及山東、河北等地。

  • 中藥名稱天南星

  • 中藥學名(拉丁名)ARISAEMATIS RHIZOMA

  • 別 名半夏精、鬼蒟蒻、南星

  • 所屬功效類 活血化瘀藥

  • 天南星科

  • 分布區(qū)域天南星主產于陜西、甘肅、四川、貴

來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異葉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東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塊莖。(《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地

天南星主產于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異葉天南星產于湖北、湖南、四川、貴州、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東北天南星主產于東北及山東、河北等地。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外皮,干燥。(《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呈扁球形,高1-2cm,直徑1.5-6.5cm。表面類白色或淡棕色,較光滑,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有麻點狀棍痕,有的塊莖周邊有小扁球狀側芽。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氣微辛,味麻辣。(《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

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散結消腫。(《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患處。(《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孕婦慎用;生品內服宜慎。(《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防霉、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粉末類白色。淀粉粒以單粒為主,圓球形或長圓形,直徑2-17μm,臍點點狀、裂縫狀,大粒層紋隱約可見;復粒少數(shù),由2-12分粒組成。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細胞中,長63-131μm。草酸鈣方晶多見于導管旁的薄壁細胞中,直徑3-20μm。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5g,加60%乙醇50ml,超聲處理45分鐘,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揮盡乙醇,加于AB-8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為1cm,柱高為10cm)上,以水50ml洗脫,棄去水液,再用30%乙醇5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離心,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天南星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醇—吡啶—濃氨試液—水(8:3:3: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氫氧化鉀甲醇溶液,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配伍

1.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咽喉作聲,痰氣上壅,無問外感風寒,內傷喜怒,或六脈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氣逆,及氣虛眩暈:南星(生用)一兩,木香一分,川烏(生,去皮)、附子(生,去皮)各半兩。上細切,每服半兩,水二大盞,姜十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侯。(《局方》三生飲)
2.治暴中風口眼歪斜:天南星為細末,生姜自然汁調攤紙上貼之,左歪貼右,右歪貼左,才正便洗去。(《楊氏家藏方》天南星膏)
3.治風癇:天南星(九蒸九曬)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煎人參、菖蒲湯或麥門冬湯下二十丸。(《中藏經》)
4.治破傷風:㈠天南星、防風各-兩。上二味,搗羅為末,先用童子小便洗瘡口,后以此藥末酒調貼之。(《圣濟總錄》奪命散)㈡白芷、南星、白附子、天麻、羌活、防風各一兩。研末調敷傷處。如破傷風初起,角弓反張,牙關緊急,每用三錢,熱童便調服。(《醫(yī)宗金鑒》玉真散)
5.治小兒驚風,大人諸風:生半夏七兩,生天南星三兩,生白附子二兩,生川烏頭半兩(去皮及臍)。上搗羅為細末,以生絹袋盛,用井花水擺,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絹袋擺盡為度,放磁盆中,日曬夜露,至曉棄水,別用井花水攪,又曬,至來日早,再換新水攪,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曬干后如玉片,研細,以糯米粉煎粥清,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湯下,大人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癱瘓風溫酒下,并不以時候服。(《閻氏小兒方論》青州白丸子)
6.治諸風口噤:天南星(炮,銼),大人三錢,小兒三字,生姜五片,蘇葉一錢。水煎減半,入雄豬膽汁少許,溫服。(《仁齋直指方》)
7.治風痰頭痛不可忍:天南星(大者,去皮)、茴香(炒)。上等分,為細末,入鹽少許在面內,用淡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姜湯下。(《魏氏家藏方》上清丹)
8.治小兒走馬疳,蝕透損骨:天南星大者一枚,雄黃皂子大。上二味,先用天南星當心剜作坑子,次安雄黃一塊在內,甩大麥面裹合,炭火內燒令煙盡,取出候冷,入麝香一字同研為細末。先以新綿揾血,然后于瘡上摻藥。一日三次。(《圣濟總錄》天南星散)
9.治喉閉:白僵蠶、天南星(并生用)等分。為末,以生姜自然汁調一字許,用筆管灌在喉中,仍咬干姜皂子大,引涎出。(《中藏經》)
10.治頭面及皮膚生窟,大者如拳,小者如栗,或軟或硬,不疼不癢,不可輒用釬灸:生天南星一枚(洗,切。如無生者,以干者為末),滴醋研細如膏,將小針制病處,令氣透,將膏攤貼紙上如瘤大貼之,覺癢即易,日三、五上。(《圣濟總錄》天南星膏)
11.治痰濕臂痛,右邊者:天南星、蒼術等分。生姜三片,水煎服之。(《摘元方》)
12.治身面疣子:醋調南星末涂之。(《簡易方論》)

中藥炮制

生天南星:除去雜質,洗凈,干燥。(《中國藥典2015》)

毒性

天南星的LD50為159.0±7.5g(生藥)/kg(改良寇氏法)。(《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北藥、 懷藥、 淮藥

相關論述

1.《本草衍義補遺》:天南星,欲其下行,以黃柏引之。
2.《綱目》:虎掌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風散血;氣溫而燥,故能勝濕除涎;性緊而毒,故能攻積拔腫而治口喎舌糜。楊士贏《直指方》云,諸風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參、石菖蒲佐之。南星得防風則不麻,得牛膽則不燥,得火炮則不毒。
3.《本草經疏》:半夏治濕痰多,南星主風痰多,是其異矣。
4.《本草匯言》:天南星,開結閉。散風痰之藥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與半夏略同,而毒則過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緩,南星之性,燥而頗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風痰濕痰,急閉涎痰,非南星不能散。
5.《本經逢原》:天南星,即《本經》之虎掌也。為開滌風痰之專藥?!侗窘洝分涡耐础⒑疅?、結氣,即《開寶》之下氣、利胸膈也?!侗窘洝分畏e聚伏梁,即《開寶》之破堅積也?!侗窘洝分谓铕艟芯彛础堕_寶》之治中風、除麻痹也。《本經》之利水道,即《開寶》之散血墮胎也。蓋緣一物二名,后世各執(zhí)一例,是不能無兩歧之說。南星、半夏皆治痰藥也。然南星專走經絡,故中風麻痹以之為向導,半夏專走腸胃,故嘔逆泄瀉以之為向導。
6.《本經》:主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
7.《別錄》:除陰下濕,風眩。
8.《藥性論》:治風眩目轉,主疝瘕腸痛,傷寒時疾,強陰。
9.《本草拾遺》:主金瘡傷折瘀血。碎敷傷處。
10.《日華子本草》:窨蛇、蟲咬、疥癬惡瘡。
11.《開寶本草》:主中風,除痰,麻痹,下氣,破堅積,消癰腫,利胸膈,散血墮胎。
12.《醫(yī)學啟源》:去上焦痰及頭眩暈。
13.李杲:主破傷風,口噤身強。
14.王好古:補肝風虛。治痰功同半夏。
15.《綱目》:治驚癎,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瘡糜,結核,解顱。

原標題:天南星
詞條標簽:東北南星,天南星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