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苦檀子(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苦檀子為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的種子。果實成熟后采收。出去果皮,將種子曬干。產(chǎn)于云南、廣西等地。

  • 中藥名稱苦檀子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Semen Millettiae Pachycarpae

  • 別 名土大風(fēng)子、沖天子、苦蠶子

  • 所屬功效類 殺蟲止癢藥

  • 豆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云南、廣西等地。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的種子。(《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云南、廣西等地。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果實成熟后采收。出去果皮,將種子曬干。(《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種子扁圓而略呈腎形,著生在莢果兩端的種子,一面圓形,另一面平截;居于莢果中間的種子,兩面均平截;長約4cm,厚約3cm。表面紅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澤,或帶有灰白色的薄膜,臍點位于中腰陷凹處。子葉2片,肥厚,角質(zhì)樣,易縱裂;近臍點周圍有不規(guī)則的突起,使子葉縱裂而不平。氣微,味淡而后帶竄透性的麻感。
以皮紅褐色、個大、無蟲蛀者為好。(《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熱,大毒。(《中藥大辭典》)
味苦、辛,性熱,大毒。(《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攻毒,消積,殺蟲。(《中藥大辭典》)
攻毒止痛,消積殺蟲。(《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疥癬瘡癩,痧氣腹痛,小兒疳積。(《中藥大辭典》)
主治疥癬瘡癩,痧氣腹痛,小兒疳積。(《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內(nèi)服:研末或煅存性研末,0.9-1.5g;或磨汁。(《中華本草》)

用藥禁忌

內(nèi)服宜慎。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現(xiàn)嘔吐,腹痛,眩暈,粘膜干燥,呼吸迫促,神志不清等癥狀。對神經(jīng)先興奮麻痹。(《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①治蟲瘡疥癬:苦檀子、花椒、苦參、藜蘆、黃連、獨腳蓮。共研細末,調(diào)香油搽。(《四川中藥志》1960年)
②治痧氣痛:苦檀子果研末,每次0.9-1.5,,開水沖服。(《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小兒疳積:苦檀子果(煅存性)1.5g。蒸雞肝吃或磨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④治槍傷:苦檀子果適量,搗爛敷患處。(《云南中草藥》)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guān)論述

1.《草木便方》:“苦辛,有毒?!?/span>
2.《廣西中藥志》:“味苦,性寒,有劇毒?!?/span>
3.《貴州民間藥物》:“性熱,味苦、辛?!?/span>
4.《云南中草藥》:“苦、辛,涼?!?/span>
5.《福建藥物志》:“苦、辛,溫。”
6.《草木便方》:“殺蟲,攻毒。涂久?,洗搽疥、癬、疳、癩?!?/span>
7.《廣西中藥志》:“敷瘡?!?/span>
8.《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蟲瘡?!?/span>
9.《貴州民間藥物》:“解郁,除風(fēng)邪,止痛。”
10.《云南中草藥》:“拔異物?!?/span>
11.《貴州草藥》:“止痛,消積,殺蟲。治小兒疳積,腹痛時癥,痧氣痛?!?/span>
12.《廣西中藥志》:“有劇毒,嚴禁內(nèi)服。”
13.《全國中草藥匯編》:“毒性較大,常作外用,口服宜慎?!?/span>
14.《中國主要有毒植物》:“沖天子有毒部位,為種子和根。中毒癥狀:嘔吐、腹痛,眩暈,粘膜干燥,呼吸迫促,失神,對神經(jīng)先刺激而后麻痹。解酒方法:早起可考慮洗胃,給潤滑保護劑;補充液體等對癥治療?!?/span>

原標(biāo)題:苦檀子
詞條標(biāo)簽:厚果崖豆藤苦檀子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