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野莧菜(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野莧菜為莧科植物凹頭莧Amaranthus lividus L.和反枝莧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全草或根。春、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凹頭莧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反枝莧產于東北、華北、西北。

  • 中藥名稱野莧菜

  • 中藥學名(拉丁名)HERBA SEU RADIX AMARANTHI

  • 別 名光莧菜

  • 所屬功效類清熱藥

  • 莧科

  • 分布區(qū)域凹頭莧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反枝莧

來源

本品為莧科植物凹頭莧Amaranthus lividus L.和反枝莧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的全草或根。(《中華本草》)

分布產地

凹頭莧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反枝莧產于東北、華北、西北。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全草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凹頭莧:主根較直。莖長10-30cm,基部分枝,淡綠色至暗紫色。葉片皺縮,展平后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5-4.5cm,寬1-3cm,先端凹缺,有1芒尖,或不顯,基部闊楔形;葉柄與葉片近等長。穗狀花序。胞果扁卵形,不裂,近平滑。氣微,味淡。
反枝莧:主根較直。莖長20-80cm,稍具鈍棱,被短柔毛。葉片皺縮,展平后菱狀卵形或橢圓形,長5-12cm,寬2-5cm,先端微凸,具小凸尖,兩面和邊緣有柔毛;葉柄長1.5-5.5cm。圓錐花序。胞果扁卵形,蓋裂。氣微,味淡。(《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

甘,微寒。歸大腸、小腸經。(《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痢疾,腹瀉,疔瘡腫毒,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搗汁。外用:適量,搗敷。(《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①治痢疾:鮮野莧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②治肝熱目赤:野莧種子一兩,水煎服。
③治乳癰:鮮野莧根一至二兩,鴨蛋一個,水煎服;另用鮮野莧葉和冷飯搗爛外敷。
④治痔瘡腫痛:鮮野莧根一至二兩,豬大腸一段,水煎,飯前服。
⑤治蛇頭疔:鮮野莧葉和食鹽搗爛敷患處。
⑥治毒蛇咬傷:鮮野莧全草一至二兩,搗爛絞汁服;或鮮全草一兩,楊梅鮮樹皮三錢,水煎調瀉鹽三錢服。(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 蘇軾《物類相感志》:蜂叮痛,以野寬菜搗敷之。
2.《滇南本草》:白者去肺中痰結,赤者破腸胃中血積。赤白同用,打肚腹毛發(fā)之積,消蟲積,殺寸白蟲,下氣。洗皮膚瘙癢、皮膚游走之風。
3.《中國藥植圖鑒》:緩和止痛、收斂、利尿、解熱;種子能利民、明目。
4.《福建中草藥》:清熱解毒。

原標題:野莧菜
詞條標簽:反枝莧,野莧菜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