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檳榔(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檳榔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種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干燥。主產(chǎn)于海南、云南。

  • 中藥名稱檳榔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ARECAE SEMEN

  • 別 名仁頻、賓門、賓門藥餞

  • 所屬功效類驅(qū)蟲藥

  • 棕櫚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海南、云南。

來源

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種子。(《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海南、云南。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干燥。(《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1.5-3.5cm,底部直徑1.5-3cm。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下的網(wǎng)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顯疤痕狀種臍。質(zhì)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氣微,味澀、微苦。(《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溫。歸胃、大腸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絳蟲病、蛔蟲病、姜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里急后重,水腫腳氣,瘧疾。(《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3-10g;驅(qū)絳蟲、姜片蟲30-60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氣虛下陷者禁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橫切面:種皮組織分內(nèi)、外層,外層為數(shù)列切向延長的扁平石細胞,內(nèi)含紅棕色物,石細胞形狀、大小不一,常有細胞間隙;內(nèi)層為數(shù)列薄壁細胞,含棕紅色物,并散有少數(shù)維管束。外胚乳較狹窄,種皮內(nèi)層與外胚乳常插入內(nèi)胚乳中,形成錯入組織;內(nèi)胚乳細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紋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再加碳酸鹽緩沖液(取碳酸鈉1.91g和碳酸氫鈉0.56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5ml,放置30分鐘,時時振搖,加熱回流30分鐘,分取乙醚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置具塞離心管中,靜置1小時,離心,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檳榔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氫溴酸檳榔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濃氨試液(7.5:7.5:0.2)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預(yù)飽和的展開缸內(nèi),展開,取出,晾干,置碘蒸氣中熏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1.治寸白蟲:檳榔二七枚。治下篩。引水二升半,先煮其皮,取一升半,去滓納末,頻服暖臥,蟲出。出不盡,更合服,取瘥止。宿勿食,服之。(《千金方》)
2.治諸蟲在臟腑久不瘥者:檳榔半兩(炮)為末。每服二錢,以蔥蜜煎湯調(diào)服一錢。(《圣惠方》)
3.治食積滿悶成痰涎嘔吐者:檳榔、半夏、砂仁、蘿卜子、麥芽、干姜、白術(shù)各二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4.治脾胃兩虛,水谷不能以時消化,腹中為脹滿痛者:檳榔二兩,白術(shù)三兩,麥芽二兩,砂仁一兩。俱炒燥為末。每早服三錢,白湯調(diào)服。(《方脈正宗》)
5.治心脾疼:高良姜、檳榔等分(各炒)。上為細末。米飲調(diào)下。(《百一選方》)
6.治傷寒發(fā)汗或下后痞滿,或成寒實結(jié)胸,氣塞不通:檳榔二個(一生一煨)。細末。酒二盞,煎一盞四,分作兩服,溫飲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傷寒總病論》檳榔散)
7.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腸胃有濕,大便秘澀:檳榔至大者半枚。用麥門冬煎水磨一錢,重湯燙熱服之。(《普濟方》檳榔散。《綱目》以本方治"血淋作痛")
8.治干霍亂,上氣沖急,欲悶絕,大小便不通:檳榔七枚。銼,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童子小便半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再。(《圣濟總錄》檳榔湯)
9.治下痢膿血,里急后重,日夜無度:芍藥一兩,當(dāng)歸五錢,大黃、黃芩、黃連、木香各一錢半,檳榔一錢。為末。每服三、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未止,再服,不后重則止。(《素問病機保命集》導(dǎo)氣湯)
10.治脾、肺、腎三臟受傷,水氣不化,積為腫滿,漸成喘急,不能偃臥者:檳榔三錢,白芍藥(炒)、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各二錢,肉桂一錢。水煎服。(《方脈正宗》)
11.治五淋:赤芍藥一兩,檳榔一個(面裹煨)。上為末。每服一錢,水煎,空心服。(《博濟方》)
12.治腳氣沖心:白檳榔一個(雞心大者)。為末。用童子小便、生姜汁、溫酒共半盞調(diào),只作一服,無時服。(《簡要濟眾方》)
13.治腳氣累發(fā),漸成水腫不消:大腹子。滾湯磨汁半盞,食前服,日二次。服二月。(《本草匯言》)
14.治痰涎:檳榔為末。白湯點(服)一錢。(《御藥院方》)
15.治醋心:檳榔四兩,橘皮二兩。細搗為散??招?,生蜜湯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16.治烏癩:大腹生者二枚,如無生者,干者亦得,用皮全者,勿令傷動。以酒一升浸,緩火熬令酒盡藥干,搗羅為末,煉臘月豬膏,調(diào)和如膏敷之。(《圣濟總錄》大腹子膏)
17.治小兒頭瘡,積年不瘥:檳榔水磨,以紙襯,曬干,以生油調(diào)涂之。(《圣惠方》)
18.治口吻生白瘡:檳榔二枚。燒灰細研,敷瘡上。(《圣惠方》)
19.治聤耳出膿:檳榔研末吹之。(《鮑氏小兒方》)
20.治丹毒從臍上起黃腫:檳榔,為末,醋調(diào)涂。(《續(xù)本事方》)
21.治金瘡:白檳榔、黃連少許,為末敷之。(《經(jīng)驗方》)
22.治陰毛生虱: 檳榔煎水洗。 (《本草備要》)

中藥炮制

檳榔:除去雜質(zhì),浸泡,潤透,切薄片,陰干。
炒檳榔:取檳榔片,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微黃色。(《中國藥典2020》)

道地性

廣藥

相關(guān)論述

1.《用藥心法》:檳榔,苦以破滯,辛以散邪,專破滯氣下行。
2.《本草約言》:檳榔,入胸腹破滯氣而不停,入腸胃逐痰癖而直下,能調(diào)諸藥下行,逐水攻腳氣。治利取其墜也,非取其破氣也,故兼木香用之,然后可耳。一云能殺寸白蟲,非殺蟲也,以其性下墜,能逐蟲下行也。
3.《本草蒙筌》:檳榔,久服則損真氣,多服則瀉至高之氣,較諸枳殼、青皮,此尤甚也。
4.《綱目》:按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云,嶺南人以檳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熏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渭'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后嚼之,則寬氣下痰,余醒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祛痰'也。三曰饑能使之飽,四曰飽能使之饑。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后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5.《本草經(jīng)疏》:檳榔,入手、足陽明經(jīng)。夫足陽明為水谷之海,手陽明為傳導(dǎo)之宮,二經(jīng)相為貫輸,以運化精微者也。二經(jīng)病則水谷不能以時消化,羈留而生痰癖,或濕熱停久,則變生諸蟲,此藥李能散結(jié)破滯,苦能下泄殺蟲,故主如上諸證也。甄權(quán)宣利五臟六腑壅滯,破胸中氣,下水腫,治心痛積聚;日華子下一切氣,通關(guān)節(jié),利九竅,健脾調(diào)中,破癥結(jié);李殉主奔豚氣,五膈氣,風(fēng)冷氣,腳氣,宿食不消,皆取其辛溫走散,破氣墜積,能下腸胃有形之物耳。
6.《本草匯言》:檳榔,主治諸氣,祛瘴、破滯氣、開郁氣、下痰氣、去積氣、解蠱氣、消谷氣、逐水氣、散腳氣、殺蟲氣、通上氣、寬中氣、泄下氣之藥也。方龍?zhí)对唬喝鐜p頂至高不清而為頭痛寒熱,下焦后重之氣不利而為積痢腸BI,或胸痛引背、兩脅膚滿而喘逆不通,或氣痞痰結(jié)、水谷不遠而關(guān)格ZHEN脹,或水壅皮膚、肢體腫脹而行動即喘;如奔豚腳氣之下而上升,如五膈五噎之上而不下;或寸白蟲結(jié)于腸胃之中,或瘡痍癬癩流延于肌膜之外,種種病因,因于水谷不能以時消化,羈留而至痰者,此藥宣行通達,使氣可散,血可行,食可消,痰可流,水可化,積可解矣。
7.《本草正》:檳榔,本草言其被氣極速,較枳殼、青皮尤甚。若然,則廣南之入朝夕笑噬而無傷,又豈破氣極速者。總之,此物性溫而辛,故能醒脾利氣,味甘兼澀,故能固脾壯氣,是誠行中有留之劑,觀《鶴林玉露》云,饑能使之飽,飽朗使之饑,醉能使之醒,醒能使之醉。于此四句詳之,可得其性矣。
8.《醫(yī)林纂要》:檳榔全無辛味,惟合浮留藤葉及蜃灰嚼之,則有辛味,本草言味辛,誤也。又入口甚澀,澀與酸同,實有補肺斂氣之功,人第知其下氣破氣,而不知其順氣斂氣,逐邪乃以安正也。又回味甚甘,則亦能和能補矣。
9.《別錄》: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殺三蟲,療寸白。
10.《藥性論》:宣利五臟六腑壅滯,破堅滿氣,下水腫。治心痛,風(fēng)血積聚。
11.《唐本草》:主腹脹,生搗末服,利水谷。敷瘡,生肌肉止痛。燒為灰,主口吻白瘡。
12.《腳氣論》:治腳氣壅毒,水氣浮腫。
13.《海藥本草》:主奔豚諸氣,五膈氣,風(fēng)冷氣,宿食不消。
14.《日華子本草》:除一切風(fēng),下一切氣,通關(guān)節(jié),利九竅,補五勞七傷,健脾調(diào)中,除煩,破癥結(jié),下五膈氣。
15.《醫(yī)學(xué)啟源》:治后重。
16.王好古:治沖脈為病,氣逆里急。
17.《綱目》:治瀉痢后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
18.《本草通玄》:止瘧療疝。
19.《隨息居飲食譜》:宣滯破堅,定痛和中,通腸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堅齒,解口氣。
20.《現(xiàn)代實用中藥》:驅(qū)除姜片蟲、絳蟲,兼有健胃、收斂及瀉下作用。

傳說淵源

       古時有一個叫蘭香的姑娘,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勤勞賢惠。與本寨巖峰相親相愛。正在似漆如蜜時,蘭香肚子漸大,巖峰疑她不貞,要和她斷絕往來。蘭香父也認為她女兒做了丟人的事,又氣又恨,拿出一些檳榔要她快將其吃掉,到林間一死了之。蘭香含冤吞食了全部檳榔,泣不成聲地說了一句:“爹爹,保重?!北枷驑淞?,過了一些時候,蘭香自林中走出來,腹平如常,人們進林子一瞧,??!原來她拉出一堆小蛇般的蟲子。這時大家才明白,姑娘得了蟲癥,而檳榔能殺腹中所有的蟲。

原標(biāo)題:檳榔
詞條標(biāo)簽:檳榔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