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名家 > 當代名醫(yī) > 正文

王憎儒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7/11/1
摘要:王僧儒 王僧儒(465-522) 南朝梁官吏、學者。以字行。東海郯人。少好學,六歲能文。曾任尚書左丞、御史中丞。遍覽群書,學識淵博,兼擅書法。與沈約、任昉為當時 ...
王憎儒

王憎儒 圖片


      王僧儒

      王僧儒(465-522) 南朝梁官吏、學者。以字行。東海郯人。少好學,六歲能文。曾任尚書左丞、御史中丞。遍覽群書,學識淵博,兼擅書法。與沈約、任昉為當時三大藏書家。有文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左丞集》。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詩人、駢文家。東海人。出身于沒落士族家庭,早年貧苦,母親“鬻紗布以自業(yè)”,他“傭書以養(yǎng)母”(傭書即抄書)。

      南齊后期,因為學識淵博和文才出眾,被舉薦出仕為太學博士,以善辭藻游于竟陵王蕭子良門下,交往甚密。后出任為治書侍御史、錢塘令。梁時,任南海太守,遷尚書左丞,又兼御史中丞,時武帝曾作《春景明志詩》五百字,命沈約以下辭人同作,帝以為僧孺詩最好,任其為少府卿、尚書吏部郎、后任南康王長史、蘭陵太守,因被典簽湯道愍所讒,棄官(一說,因誣而被免官)。后半生頗不得志。免官后為安成王參軍事,轉(zhuǎn)北中郎南康王諮議參軍,入直西省,知撰譜事。僧孺好典籍,藏書萬余卷,率多異本,與沈約、任昉并為當時三大藏書家。

原標題:王憎儒
上一篇:巢元方下一篇:鄧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