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密花石豆蘭(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

植物名密花石豆蘭

學名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Lind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樹蘭族

石豆蘭屬

密花石豆蘭

植物形態(tài)

根狀莖粗2-4毫米,分枝,被筒狀膜質鞘,在每相距4-8厘米處生1個假鱗莖。根成束,分枝,出自生有假鱗莖的節(jié)上。假鱗莖近圓柱形,直立,長2.5-5厘米,中部通常粗3-6毫米,有時達9毫米,頂生1枚葉,幼時在基部被3-4枚鞘。葉革質,長圓形,長4-13.5厘米,寬0.8-2.6厘米,先端鈍并且稍凹入,基部收窄,近無柄。花葶淡黃綠色,從假鱗莖基部發(fā)出,1-2個,直立,比葉長或短,最長達14厘米;總狀花序縮短呈傘狀,常點垂,密生10余朵花;花序柄粗1-3毫米,被3-4枚膜質鞘;鞘寬筒狀,寬松地抱于花序柄,長8-10毫米,從基部向先端擴大;鞘口斜截形,稍張開,淡白色;花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凹的,比花梗連同子房長,長7-10毫米,先端漸尖,具3條脈,淡白色;花稍有香氣,初時萼片和花瓣白色,以后萼片和花瓣的中部以上轉變?yōu)殚冱S色;萼片離生,質地較厚,披針形,從基部上方向先端驟然收窄,其兩側邊緣內卷呈窄筒狀或鉆狀,先端鈍或稍尖;中萼片凹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7毫米,基部寬1.5毫米,具3條脈;側萼片比中萼片長,長4-14毫米,基部寬約2毫米,常具3條脈;花瓣質地較薄,白色,近卵形或橢圓形,長1-2毫米,中部寬1-1.5毫米,先端稍鈍,具1條脈,有時3條,但僅中肋到達先端;唇瓣橘紅色,肉質,舌形,稍向外下彎,基部具短爪并且與蕊柱足末端連接,先端鈍,邊緣具細乳突或白色腺毛,上面具2條密生細乳突的龍骨脊;蕊柱粗短,長約1毫米;蕊柱齒短鈍,呈三角形或牙齒狀,與藥帽近等高,長約0.2毫米,先端稍銳尖;蕊柱足橘紅色,長約1毫米,其分離部分長約0.5毫米;藥帽近半球形或心形,前端稍收窄,先端下彎,上面被細乳突。花期4-8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福建(崇安、南靖、仙游)、廣東(羅浮山、鼎湖山、南昆山、信宜、翁源、饒平)、香港、廣西(鳳山、德保、凌云、金秀)、四川南部(屏山)、云南東南部經(jīng)南部至西北部(屏邊、馬關、思茅、景洪、勐海、勐臘、臨滄、貢山、騰沖一帶)、西藏東南部(墨脫)。生于海拔200-2300米的混交林中樹干上或山谷巖石上。(《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密花石豆蘭
詞條標簽:密花石豆蘭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