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羊躑躅(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六軸子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 Don的果實。9-10月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采收,曬干。主產(chǎn)于浙江、江蘇、湖北、湖南、河南等地。

植物名羊躑躅

拼音YangZhiZhu

學名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 Don

別名黃杜鵑、鬧羊花、羊不食草、玉枝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亞科杜鵑花亞科

杜鵑屬

亞屬羊躑躅亞屬

五花藥組

植物形態(tài)

落葉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條直立,幼時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葉紙質(zhì),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具睫毛,幼時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沿中脈被黃褐色剛毛,中脈和側(cè)脈凸出;葉柄長2-6毫米,被柔毛和少數(shù)剛毛;總狀傘形花序頂生,花多達13朵,先花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長1-2.5厘米,被微柔毛及疏剛毛;花萼裂片小,圓齒狀,被微柔毛和剛毛狀睫毛;花冠闊漏斗形,長4.5厘米,直徑5-6厘米,黃色或金黃色,內(nèi)有深紅色斑點,花冠管向基部漸狹,圓筒狀,長2.6厘米,外面被微柔毛,裂片5,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8厘米,外面被微柔毛;雄蕊5,不等長,長不超過花冠,花絲扁平,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圓錐狀,長4毫米,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剛毛,花柱長達6厘米,無毛。蒴果圓錐狀長圓形,長2.5-3.5厘米,具5條縱肋,被微柔毛和疏剛毛?;ㄆ?-5月,果期7-8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云南。生于海拔1000米的山坡草地或丘陵地帶的灌叢或山脊雜木林下。(《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本種為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吧褶r(nóng)本草”及“植物名實圖考”把它列入毒草類,可治療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民間通常稱“鬧羊花”。植物體各部含有鬧羊花毒素(rhodo japonin)和馬醉木毒素(asebotoxin), ericolin和andromedotoxin等成份,誤食令人腹瀉,嘔吐或痙攣;羊食時往往躑躅而死亡,故此得名。近年來在醫(yī)藥工業(yè)上用作麻醉劑、鎮(zhèn)疼藥;全株還可做農(nóng)藥。(《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羊躑躅
詞條標簽:羊躑躅,六軸子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