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蕨萁(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蕨萁為蕨類陰地蕨科蕨萁屬植物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 (L.) Sw.,以全草入藥。春、冬采挖,鮮用或曬干備用。產(chǎn)于東北、山西、陜西、甘肅、河南、湖北至西南等地區(qū)。

植物名蕨萁

拼音JueQi

學(xué)名Botrychium virginianum (L.) Sw.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蕨綱

亞綱厚囊蕨亞綱

瓶爾小草目

陰地蕨科

陰地蕨屬

植物形態(tài)

根狀莖短而直立,有一簇不分枝的粗健肉質(zhì)的長根。總?cè)~柄長20-25厘米,寬常達(dá)5-10毫米,多汁草質(zhì),干后扁平,幾光滑無毛,或略有長毛疏生,基部棕色托葉狀的苞長2.5-3厘米。不育葉片為闊三角形,頂端為短尖頭,長13-18厘米,基部寬20-30厘米或更大,三回羽狀,基部下方為四回羽裂;側(cè)生羽片6-8對,對生或近于對生,下部兩對相距約3-4厘米,基部一對最大,張開或幾水平開展,長10-15厘米,中部最寬,約8-11厘米,長卵形,向基部稍狹,一回小羽片上先出,有短柄(柄長約1厘米),短尖頭,二回羽狀,或基部下方為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約8-10對,近于對生,長圓披針形,漸尖頭,有短柄,不等長,向基部漸短,上方的最短,長不到3厘米,向中部的漸長,中部下方的最長,約5-7厘米,一回羽狀或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長圓披針形,基部的長約1厘米,中部的長約2厘米,無柄,并以狹翅沿中肋兩側(cè)下沿,深羽裂;末回裂片狹長圓形,長約5毫米,有長而粗的尖踞齒,每齒有1小脈;第二對羽片斜出,遠(yuǎn)比基部一對為小,長8-12厘米,中部寬約4厘米,向基部稍狹,有短柄,二回羽狀,以上各對羽片逐漸變短;葉為薄草質(zhì),干后綠色。葉脈可見。孢子葉自不育葉片的基部抽出,柄長14-18厘米,孢子囊穗為復(fù)圓錐狀,長9-14厘米,寬約4-6厘米,成熟后高出于不育葉片之上,直立,幾光滑或略具疏長毛。(《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浙江、山西、陜西(終南山)、湖北西部、云南西北部。生山地林下。海拔1600-3200米。歐洲、北美洲、巴西、溫帶亞洲(如朝鮮、日本、喜馬拉雅)都有分布。(《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藥用。在湖北興山縣老君山藥材培植場有栽培,但不如野生的碩壯。(《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蕨萁
詞條標(biāo)簽:蕨萁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