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鹽芥(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植物名鹽芥

拼音YanJie

學名Thellungiella salsuginea (Pall.) O. E. Schulz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罌粟目

亞目白花菜亞目

十字花科

大蒜芥族

亞族肉葉薺亞族

鹽芥屬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10-35(-45)厘米,無毛。莖于中部或基部分枝,光滑,有時在下部有鹽粒,基部常帶淡紫色?;~近蓮座狀,早枯,具柄,葉片卵形或長圓形,全緣或具不明顯、不整齊小齒;莖生葉無柄,葉片長圓狀卵形,下部的葉長約1.5厘米,向上漸小,頂端急尖,基部箭形,抱莖,全緣或具不明顯小齒?;ㄐ騻惴繝?,果期伸長,花梗長2-4毫米;萼片卵圓形,長1.5-2毫米,有白色膜質邊緣;花瓣白色,長圓狀倒卵形,長2.5-3.5毫米,頂端鈍圓。長角果長12-15毫米,略彎曲;果梗絲狀,長4-6毫米,斜向上展開,果端翹起,使角果向上直立。種子黃色,橢圓形,長約0.5毫米?;ㄆ?-5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內蒙古、新疆、江蘇。生于土壤鹽漬化的農田邊、水溝旁和山區(qū)。蒙古、蘇聯(lián)的西伯利亞、中亞以及美國、加拿大也有分布。(《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鹽芥
詞條標簽: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