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香薷(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北香薷為唇形科植物香薷Elsholtzia ciliata (Thunb.) Hyland.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花盛開時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質(zhì),陰干。主產(chǎn)于云南、貴州等地,全國其他地區(qū)亦產(chǎn)。

植物名香薷

拼音XiangRu

學(xué)名Elsholtzia ciliata (Thunb.) Hyland.

別名水芳花、山蘇子、青龍刀香薷、荊芥、小荊芥、拉拉香、小葉蘇子、蜜蜂草、水荊芥、臭香麻、真荊芥、臭荊芥、邊枝花、酒餅葉、排香草、香草、蜜蜂草、野紫蘇、魚香草、香茹草、德昌香薷、螞蝗痧、野芝麻、野芭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管狀花目

唇形科

亞科野芝麻亞科

刺蕊草族

香薷屬

香薷組

植物形態(tài)

直立草本,高0.3-0.5米,具密集的須根。莖通常自中部以上分枝,鈍四稜形,具槽,無毛或被疏柔毛,常呈麥稈黃色,老時變紫褐色。葉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狀下延成狹翅,邊緣具鋸齒,上面綠色,疏被小硬毛,下面淡綠色,主沿脈上疏被小硬毛,余部散布松脂狀腺點,側(cè)脈約6-7對,與中肋兩面稍明顯;葉柄長0.5-3.5厘米,背平腹凸,邊緣具狹翅,疏被小硬毛。穗狀花序長2-7厘米,寬達1.3厘米,偏向一側(cè),由多花的輪傘花序組成;苞片寬卵圓形或扁圓形,長寬約4毫米,先端具芒狀突尖,尖頭長達2毫米,多半退色,外面近無毛,疏布松脂狀腺點,內(nèi)面無毛,邊緣具緣毛;花梗纖細(xì),長1.2毫米,近無毛,序軸密被白色短柔毛?;ㄝ噻娦危L約1.5毫米,外面被疏柔毛,疏生腺點,內(nèi)面無毛,萼齒5,三角形,前2齒較長,先端具針狀尖頭,邊緣具緣毛。花冠淡紫色,約為花萼長之3倍,外面被柔毛,上部夾生有稀疏腺點,喉部被疏柔毛,冠筒自基部向上漸寬,至喉部寬約1.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開展,3裂,中裂片半圓形,側(cè)裂片弧形,較中裂片短。雄蕊4,前對較長,外伸,花絲無毛,花藥紫黑色?;ㄖ鶅?nèi)藏,先端2淺裂。小堅果長圓形,長約1毫米,棕黃色,光滑?;ㄆ?-10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除新疆、青海外幾產(chǎn)全國各地;生于路旁、山坡、荒地、林內(nèi)、河岸,海拔達3400米。蘇聯(lián)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印度,中南半島也有分布,歐洲及北美也有引入。(《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全草入藥,治急性腸胃炎、腹痛吐瀉、夏秋陽暑、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霍亂、水腫、鼻衄、口臭等癥。(《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香薷
詞條標(biāo)簽:香薷,北香薷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