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白花鬼針草(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別 名】三葉鬼針草、金盞銀盤、感冒草、一包針。 【識別特征】一年生草本。莖鈍四棱形。葉 中下部葉對生,一回羽狀復 葉,小葉3~7片,下部葉有長葉柄,向上逐漸變短,上部葉互生,3裂或不 裂,線狀披針形,邊緣具鋸齒?;?頭狀花序邊緣具5~7片白色舌狀花;管 狀花黃褐色。果…

植物名白花鬼針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鬼針草屬

鬼針草

變種白花鬼針草

植物形態(tài)

白花鬼針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莖鈍四棱形,無毛或上部被極稀的柔毛。莖下部葉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開花前枯萎;中部葉具長1.5-5cm無翅的柄,三出;小葉常為3格,很少為具5(-7)小葉的羽狀復葉,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4.5cm,寬1.5-2.5cm,先端銳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有時偏斜,不對稀,邊緣有鋸齒,頂生小葉較磊,長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3.5-7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具長1-2cm的柄,邊緣鋸齒,上部葉小,3裂或不分裂,條狀披針形。頭大辯論花序有長1-6(果時長3-10)cm的花序梗;總苞苞片7-8枚,條狀匙形,外層托片披針形,內層條狀披針形;舌狀花5-7枚,舌片橢圓狀倒卵形,白色,長5-8mm,寬3.5-5mm,先端鈍或有缺刻;盤花筒狀,長約4.5mm,冠檐5齒裂。瘦果黑色,條形,長7-13mm,先端芒刺3-4枚,長1.5-2.5mm,具倒刺毛。

生境分布

產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qū)。生于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廣布于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為我國民間常用草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胃腸炎、風濕關節(jié)疼痛、瘧疾,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白花鬼針草
詞條標簽:鬼針草,白花鬼針草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