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野艾蒿(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野艾葉為菊科植物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的干燥葉。夏季花未開時(shí)采摘,除去枯葉,莖枝及雜質(zhì),陰干。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

植物名野艾蒿

拼音YeAiHao

學(xué)名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

別名蔭地蒿、野艾、小葉艾、狹葉艾、艾葉、苦艾、陳艾、“色古得爾音一沙里爾日”、“哲爾日格一荽哈,”(蒙語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桔梗目

菊科

亞科管狀花亞科

春黃菊族

亞族菊亞族

蒿屬

亞屬蒿亞屬

艾組

野艾蒿系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有時(shí)為半灌木狀,植株有香氣。主根稍明顯,側(cè)根多;根狀莖稍粗,直徑4-6毫米,常匍地,有細(xì)而短的營養(yǎng)枝。莖少數(shù),成小叢,稀少單生,高50-120厘米,具縱棱,分枝多,長5-10厘米,斜向上伸展;莖、枝被灰白色蛛絲狀短柔毛。葉紙質(zhì),上面綠色,具密集白色腺點(diǎn)及小凹點(diǎn),初時(shí)疏被灰白色蛛絲狀柔毛,后毛稀疏或近無毛,背面除中脈外密被灰白色密綿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長8-13厘米,寬7-8厘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長柄,花期葉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圓形或近圓形,長6-8厘米,寬5-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第二回為深裂,每側(cè)有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長卵形,長3-5(-7)厘米,寬5-7(-9)毫米,每裂片具2-3枚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的小裂片或深裂齒,長3-7毫米,寬2-3(-5)毫米,先端尖,邊緣反卷,葉柄長1-2(-3)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狀分裂的假托葉;上部葉羽狀全裂,具短柄或近無柄;苞片葉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為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邊反卷。頭狀花序極多數(shù),橢圓形或長圓形,直徑2-2.5毫米,有短?;蚪鼰o梗,具小苞葉,在分枝的上半部排成密穗狀或復(fù)穗狀花序,并在莖上組成狹長或中等開展,稀為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后頭狀花序多下傾;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略小,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黃色蛛絲狀柔毛,邊緣狹膜質(zhì),中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疏被蛛絲狀柔毛,邊緣寬膜質(zhì),內(nèi)層總苞片長圓形或橢圓形,半膜質(zhì),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9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紅色,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10-20朵,花冠管狀,檐部紫紅色;花藥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略長于花冠,先端2又,叉端扁,扇形。瘦果長卵形或倒卵形?;ü?-10月。(《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多生于低或中海拔地區(qū)的路旁、林緣、山坡、草地、山谷、灌叢及河湖濱草地等。日本、朝鮮、蒙古及蘇聯(lián)(西伯利平東部及遠(yuǎn)東地區(qū))也有。(《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jià)植

入藥,作“艾”(家艾)的代用品,有散寒、祛濕、溫經(jīng)、止血作用。(《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野艾蒿
詞條標(biāo)簽:野艾蒿,野艾葉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jià)值藥用價(ji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