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樺木皮(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樺木皮為樺木科植物白樺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樹皮。春、夏、秋季均可剝?nèi)淦?,以春、秋季采者為佳,切碎,曬干。主產(chǎn)于東北及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等地。

  • 中藥名稱樺木皮

  • 中藥學名(拉丁名)CORTEX BETULAE PLATYPHYLLAE

  • 別 名樺皮、白樺皮、樺樹皮

  • 所屬功效類利水滲濕藥

  • 樺木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chǎn)于東北及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等

來源

本品為樺木科植物白樺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樹皮。(《中華本草》)

分布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東北及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等地。

入藥部位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均可剝?nèi)淦ぃ源?、秋季采者為佳,切碎,曬干?/span>(《中華本草》)

藥材性狀

呈大張的反卷筒狀,卷筒的外表面(即皮的內(nèi)表面)淡黃棕色,有深色橫條紋。卷筒的內(nèi)表面(即皮的外表面)灰白色而微帶紅,上有疙瘩樣的枝痕,黑棕色。質(zhì)柔軟,折斷略平坦,可成層的片狀剝落。氣微弱而香,味苦。(《中華本草》)

性味歸經(jīng)

苦,平。歸肺、胃、大腸經(jīng)。(《中華本草》)

藥材功效

清熱利濕,祛痰止咳,解毒。(《中華本草》)

藥材主治

主治咽痛喉痹,咳嗽氣喘,黃疸,腹瀉,痢疾,淋證,小便不利,乳癰,瘡毒,癢疹。(《中華本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或煅存研末調(diào)撒。(《中華本草》)

用藥禁忌

脾胃虛弱者禁服。(《中華本草》)

貯藏保存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中華本草》)

中藥配伍

①治五疸發(fā)黃:樺木皮、鈴兒茵陳各等分。煎湯作茶飲。(《林氏家抄方》)
②治痢疾:樺樹皮煅炭,研成細末。每次一錢,糖為引,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③治小便熱短:樺皮濃煮汁飲。(《瀕湖集簡方》)
④治乳癰疽初發(fā),腫痛結(jié)硬欲破膿:北來真樺皮,無灰酒服方寸匕,就之臥。(《靈苑方》)
⑤治吹乳:樺皮手掌大一方,皂角子七個。上二味燒成灰,好酒空心調(diào)服。(《普濟方》樺皮散)
⑥治肺臟風毒,遍身瘡疥及癮疹瘙癢,搔之成瘡,又治面上風刺及婦人粉刺: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于銀銚子內(nèi)熬,候水減一半已來,取出,放令干)、荊芥穗各二兩,枳殼(去瓤,用炭火燒存性,取出,于濕紙上令冷)、樺皮(燒成灰)各四兩,甘草(炙)半兩。上藥除杏仁外,余藥都搗羅為末,卻將杏仁別研令極細,次用諸藥末旋旋入研令勻。每服二錢,食后溫酒調(diào)下,日進三服;瘡疥甚者,每日頻服。(《局方》樺皮散)
⑦治湯火傷:樺樹皮煅炭研末,外敷。(《吉林中草藥》)

中藥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絲(大張者先縱切成條),干燥。(《中華本草》)

毒性

白樺樹皮水煎濃縮液經(jīng)乙醇處理,再加濃氨水沉淀后之濾液,回收乙醇加水溶解的部分,給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92.92g(生藥)/kg。(《中華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本草經(jīng)疏》:樺木皮,五疸皆濕熱蘊于陽明所致,苦平能除濕熱,故主諸疸也。藏器以之治傷寒時行熱毒瘡,宗奭以之治肺風毒,皆取其苦涼能散風邪熱毒之義耳。
2.《本草匯言》:樺木皮,苦寒善降,能散郁熱風毒;輕浮柔軟,能消乳毒癰瘍。但寒淡清脆之物,如脾胃冷弱,易于作泄者,勿多服久服。
3.《本經(jīng)逢原》:樺皮,治濕熱癘風癰毒,取其能辟惡氣,殺蟲NI也?!堕_寶》治諸黃疸,濃煮汁飲之,以其能利小便也。
4.《傷寒身驗方》:濃煮汁冷飲,主傷寒時行熱毒瘡(豌豆瘡)。
5.《開寶本草》:濃煮汁飲之,主諸黃疸。
6.《本草衍義》:燒為黑灰,合他藥,治肺風毒。
7.《綱目》:治乳癰。
8.《吉林中草藥》:解毒。治癰瘡腫毒,痢疾。

原標題:樺木皮
詞條標簽:白樺,樺木皮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