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瞥V参镛道蟮幕ㄐ蛲屑肮麑?。廣泛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至海南、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蘇、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東南部、四川及陜西等地。北方偶有栽培。日本(琉球)、越南北部也有。夏季果實成熟、果皮尚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曬干生用或炒用。
【別名】薜荔果,鬼饅頭,蔓頭蘿,爬墻果,爬壁果,膨泡,烏鴉饅頭,烹泡子。
【性味】甘、澀,平。
【歸經(jīng)】腎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
【應用】
1.腫瘤治療
本品主要用于子宮頸癌、卵巢癌、結腸癌、直腸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睪丸癌、乳腺癌等,正虛而濕毒內聚,瘀血凝滯者尤為適宜。
本品用于蛇舌草等;用于腸癌等消化道腫瘤,常配伍紅藤、藤梨根、菝葜等;用于膀胱癌等泌尿系統(tǒng)腫瘤,常配伍金錢草、茯苓、蛇莓等;治療乳腺癌,常配伍山慈菇、蜂房、巖柏等。正虛比較明顯者,常配伍黃芪、黃精、山萸肉、黨參、太子參等。
2.其他應用
用于腎虛遺精,陽痿,乳汁不下,閉經(jīng),乳糜尿,疔瘡癰腫等證,均有較好療效。
【用量用法】9~15克,鮮品60~9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汁涂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文獻綜述】
《本草拾遺》:破血。
《本草圖經(jīng)》:能壯陽道。
《本草綱目》:固精,消腫,散毒,止血,下乳。
《生草藥性備要》:通經(jīng)行血。煲食下乳,消腫毒;洗疳、疔、痔,理跌打。
《本經(jīng)逢原》:治一切風癬惡瘡,為利水活血通乳要藥。
《得配本草》:活血生用,止血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