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腫瘤疾病 > 正文

活血化瘀常用中藥-三七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5/11/27
導讀: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主產于云南、廣西等地。夏末秋初開花前,或冬季種子成熟后采收。


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主產于云南、廣西等地。夏末秋初開花前,或冬季種子成熟后采收。選生3~7年以上者,挖取根部,去凈泥土,剪除細根及莖基,曬至半干,反復搓揉,然后曬干。再置容器內,加入蠟塊,反復振蕩,使表面光亮呈棕黑色。

本品以夏秋采者,充實飽滿,品質較佳,稱為“春七”;冬采者,形瘦皺縮,質量較差,稱為“冬七”。其剪下的粗支根,稱為“筋條”;較細者為“剪口三七”;最細者為“絨根”。

【別名】田七,滇七,參三七,漢三七。

【性味】甘、微苦,溫。

【歸經】肝經、胃經。

【功效】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應用】

1.腫瘤治療

本品用于治療肺癌、腸癌、胃癌、膀胱癌等各種癌癥伴有出血或瘀血內結證候者。

本品可研粉單用,也可與其它藥共享。用于肺癌咳血,常配伍仙鶴草、白及、生地榆、茜草;治療胃癌、肝癌、腸癌等并發(fā)消化道出血,可配伍白及、馬齒莧、仙鶴草、灶心土、槐花等;治療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伴出血,常配伍金錢草、蒲黃、大薊、小薊、白茅根等。瘀血內結證候明顯者,可配伍丹參、川芎、三棱、莪術等活血化瘀行氣之品。

2.其它應用

1)出血證:本品味甘微苦性溫,入肝經血分,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的特點,對人體內外各種出血,無論有無瘀滯,均可應用,尤以有瘀滯者為宜。

2)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腫定痛,為治瘀血諸證之佳品,為傷科之要藥。凡跌打損傷,或筋骨折傷,瘀血腫痛等,本品皆為首選藥物??蓡挝稇茫匀邽槟?,黃酒或白開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若配伍活血行氣藥同用,則活血定痛之功更著。

本品具有補虛強壯的作用,民間用治虛損勞傷,常與豬肉燉服。

3.成藥應用

三七提取物為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之一,能增加腦血管流量、擴張腦血管、改善血流動力學、抑制血栓形成、能抑制ADP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延長凝血時間的作用,對缺氧所致的腦損傷具有保護作用,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療。

三七片功用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用于外傷出血,跌仆腫痛,也用于多種腫瘤導致的出血。

【用量用法】3~9克,水煎服。研粉吞服,每次1~3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文獻論述】

《本草新編》:三七根,止血之神藥也,無論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獨用亦效,加入補血補氣藥之中則更神。蓋止藥得補而無沸騰之患,補藥得止而有安靜之休也。

《本草求真》:三七,世人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則痛作,血因敷散則血止。三七氣味苦溫,能于血分化其血瘀。故凡金刃刀剪所傷,及跌仆杖瘡血出不止,嚼爛涂之,或為末摻,其血即止。且以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經水不止、產后惡露不下,俱宜自嚼,或為末,米飲送下即愈。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