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慢性疾病 > 正文

煲湯6大誤區(qū) 時間過長或致痛風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7/7/24
導讀:寒冷的冬日里喝一碗熱湯,不僅有助驅走嚴寒,還能補充多種營養(yǎng)。但要想煲出一鍋美味的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本期,《生命時報》記者請來中國保健協(xié)會營養(yǎng)安全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孫樹俠,幫大家列出煲湯時常犯的幾個錯誤。第一,加水少。水是煲湯的關鍵,它既是傳熱的介質,更是食…

寒冷的冬日里喝一碗熱湯,不僅有助驅走嚴寒,還能補充多種營養(yǎng)。但要想煲出一鍋美味的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本期,《生命時報》記者請來中國保健協(xié)會營養(yǎng)安全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孫樹俠,幫大家列出煲湯時常犯的幾個錯誤。

第一,加水少。
水是煲湯的關鍵,它既是傳熱的介質,更是食物的溶劑。人們在煲湯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加水不夠,導致中途加水,影響湯的風味。一般情況下,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第二,煲太久。
有些人總怕湯熬的時間太短不進味兒。其實,如果是煲肉湯,時間以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為最佳,這樣既能保證口感,也能保證營養(yǎng)。時間過長會增加湯中嘌呤的含量,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同時食物中的營養(yǎng)也會慢慢流失。如果是燉骨頭湯或豬蹄湯,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3個小時。
       

第三,亂加“料”。
不少人希望通過喝湯進補,因而在煲湯時會加入一些中藥材。但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參、當歸、黨參性溫,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據(jù)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比如,身體寒氣過盛的人,應選擇當歸、黨參等性溫的中藥材,但體質熱的人吃后可能會上火。因此,在煲湯時如果想要加中藥材,最好根據(jù)自己的體質來。

第四,早加鹽。
鹽是煲湯時最主要的調(diào)料之一。有些人認為早點加鹽可以讓鹽完全“融入”食材和湯中,提高湯的口感,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鹽放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也會使湯色發(fā)暗,濃度不夠。鹽放得晚并不會影響湯的味道,反而還能使肉質保持鮮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鍋時再加鹽。
        

第五,湯大沸。
煲湯時,開始時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后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為好。

第六,調(diào)料雜。
“多放調(diào)料提味兒”也是煲湯中的一大誤區(qū)。調(diào)料太多太雜可能會串味兒,影響了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一般來說,一種肉配合2~4種調(diào)料就比較完美,比如煲雞湯時只需放入姜片、月桂葉和花椒即可。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內(nèi)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