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療養(yǎng)頻道 > 常見疾病 > 正文

齲齒中醫(yī)治療典故

來源:嶺南中藥網發(fā)布時間:2018/6/7
導讀:【醫(yī)案】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風及臥開口,食而不漱。(司馬遷《史記》)故事齊國的一位中大夫(官職名)得了齲齒,牙痛的厲害,淳于意用艾條灸他左手的手陽明大腸經,然后熬了苦參湯,讓他每天用來漱口,大概五…

【醫(yī)案】


齊中大夫病齲齒,臣意灸其左大陽明脈,即為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風及臥開口,食而不漱。(司馬遷《史記》)


故事


齊國的一位中大夫(官職名)得了齲齒,牙痛的厲害,淳于意用艾條灸他左手的手陽明大腸經,然后熬了苦參湯,讓他每天用來漱口,大概五六天后,病就好了。這位中大夫的病是因為睡覺時張口、感受風邪加上飯后不漱口、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而引起的。


啟示:齲齒


上面故事講的是齲齒。輕癥的齲齒影響咀嚼功能,嚴重的齲齒,或齲齒得不到治療,繼續(xù)發(fā)展則可以引起牙髓病,牙周病。頜骨炎癥等并發(fā)癥,甚至影響全身健康。齲齒是造成兒童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兒童牙齒的早期喪失,不僅妨礙消化功能.還會影響頜面部的正常發(fā)育,因此要對本病重視,以免導致嚴重后果。


故事中也強調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易導致齲齒牙痛,所以要養(yǎng)成口腔衛(wèi)生習慣,做到早晚各刷牙一次,飯后漱口,這樣可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細菌,減少茵斑形成。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