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馬藺子(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馬藺子為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取出種子,除去雜質,干燥。主產于江蘇、遼寧、河北等地。

  • 中藥名稱馬藺子

  • 中藥學名(拉丁名)IRIDIS SEMEN

  • 別 名蠡實、荔實、馬楝子

  • 所屬功效類止血藥

  • 鳶尾科

  • 分布區(qū)域主產于江蘇、遼寧、河北等地。

來源

本品為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的干燥成熟種子。(《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本品為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的干燥成熟種子。(《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本品為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 Koidz.的干燥成熟種子。(《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分布產地

主產于江蘇、遼寧、河北等地。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取出種子,除去雜質,干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搓出種子,除去果殼及雜質,曬干。(《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搓出種子,除去果殼及雜質,曬干。(《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藥材性狀

呈扁平或不規(guī)則卵形的多面體,長3-5mm,寬3-4mm。表面紅棕色至黑棕色,邊緣稍隆起,基部有棕黃色或淡黃色的種臍,頂端有略突起的合點。切面胚乳肥厚,灰白色,角質樣。質堅硬。氣微,味淡。(《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本品呈不規(guī)則多面體,長4-5mm,寬3-4mm。表面紅棕色至棕褐色,多數邊緣隆起,基部有淺色種臍。切斷面胚乳肥厚,灰白色,角質;胚位于種臍的一端,黃白色,細小彎曲。質堅硬,不易破碎。氣微,味淡。(《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本品呈不規(guī)則多面體,長4-5mm,寬3-4mm。表面紅棕色至棕褐色,多數邊緣隆起,基部有淺色種臍。切斷面胚乳肥厚,灰白色,角質,胚位于種臍的一端,黃白色,細小彎曲。質堅硬,不易破碎。氣微,味淡。(《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性味歸經

甘,平。歸脾、胃、大腸經。(《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甘,平。歸脾、胃、大腸經。(《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甘,平。歸脾、胃、大腸經。(《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藥材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清熱利濕,止血解毒。(《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清熱利濕,止血解毒。(《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藥材主治

用于吐血,衄血,血崩,白帶,黃疸,瀉痢,小便不利,喉痹,癰腫,蛇蟲咬傷。(《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用于黃疸,瀉痢,小便不利,吐血,衄血,血崩,血帶癥,喉痹痛腫,疝氣,瘡腫,燙傷等。(《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用于黃疸,瀉痢,小便不利,吐血,衄血,血崩,血帶癥,喉痹痛腫,疝氣,瘡腫,燙傷等。(《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用法用量

3-9g;用時搗碎。(《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3-9g。外用適量,搗末調敷。(《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3-9g。外用適量,搗末調敷。(《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用藥禁忌

脾虛便溏者慎用。(《中藥大辭典》)

脾虛便溏者慎服。(《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脾虛便溏者慎服。(《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置通風干燥處,防蟲蛀。(《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置通風干燥處,防蟲蛀。(《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橫切面:種皮表皮為1列排列整齊的長方形細胞,壁厚,內含紅棕色塊狀物,外壁被有角質層。其下為5-7列皺縮的頹廢薄壁細胞,最內層為3-4列排列整齊的棕色扁平細胞。外胚乳為1-3列薄壁細胞;內胚乳細胞較大,壁厚,胞腔內含糊粉粒。 

本品粉末棕褐色。種皮表皮細胞長方形、類圓形或多角形,壁厚,內含棕紅色塊狀物。種皮內細胞不規(guī)則形,黃色,細胞壁瘤狀增厚。內胚乳細胞呈圓形、長圓形,壁厚,內含糊粉粒及脂肪油。(《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本品橫切面:種皮表皮為1列排列整齊的長方形細胞,壁厚,內含紅棕色塊狀物,外壁被有角質層。其下為5-7列皺縮的頹廢薄壁細胞,最內層為3-4列排列整齊的棕色扁平細胞。外胚乳為1-3列薄壁細胞;內胚乳細胞較大,壁厚,胞腔內含糊粉粒。 本品粉末棕褐色。種皮表皮細胞長方形、類圓形或多角形,壁厚,內含棕紅色塊狀物。種皮內細胞不規(guī)則形,黃色,細胞壁瘤狀增厚。內胚乳細胞呈圓形、長圓形,壁厚,內含糊粉粒及脂肪油。(《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中藥配伍

①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馬藺子三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②治水?。厚R藺子、干姜、黃連。上三味為散。熟煮湯,取一合許,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斷。冷熱皆治。(《隨身備急方》馬藺散)
③治月經過多:馬藺子三錢,馬藺花三錢,石榴皮四錢。共為細末,一日分三次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④治喉痹腫熱痛悶:川升麻一兩,馬藺子二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圣惠方》升麻散)
⑤治咽喉腫痛:馬藺子二錢,牛蒡子三錢,大青葉一兩。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⑥治鼻衄、吐血:馬藺子二錢,白茅根一兩,仙鶴草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中藥炮制

取原藥,除去雜質,洗凈,干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15年版》)

除去雜質。(《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9版》)

除去雜質。(《甘肅省中藥材標準2008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關論述

1.《本草正義》:馬藺子,《本經》言其平,而《別錄》言其溫。以其能治寒疝也,故蘇頌且有大溫之目。然又主喉痹腫痛,及沙石熱淋等證,必非大溫之品,所以韓保異又謂之寒。實則此物能泄降結氣,疏通經絡,純以下泄通達為主,不系乎寒溫二氣之作用。
2.《本經》主皮膚寒熱,風寒濕痹,即宣通脈絡之功也;其主胃中熱結,及《別錄》之止煩滿、利二便,花葉之去白蟲、治喉痹,即泄降結滯之效也。且皆有清熱利濕之意,以滑泄用事,則非溫熱之品可知。即后人以治疝氣腹痛,亦以疏通為義,非用具溫。
3.《日華》又稱其止鼻衄吐血,消酒毒,治黃疸,消瘡癤,殺蕈毒,敷蛇蟲咬,并治月經不止、崩中帶下。頤謂月事淋漓,崩中帶下,惟間有濕熱為病可以疏泄者,然虛而不固者為多,《日華》之說太嫌籠統(tǒng),不可概投。瀕湖謂治小腹疝痛。花葉主癰疽惡瘡,無一非清熱泄化之意??傊?,破滯滑利,是其專長,有余之癥宜之,而虛寒者非其治也。
4.《本經》:主皮膚寒熱,胃中熱氣,風寒濕痹,堅筋骨,令人嗜食。
5.《別錄》:止心煩滿,利大小便,長肌膚。
6.《唐本草》:療金瘡血內流、癰腫等病有效。
7.《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氣煩悶,產后血運并經脈不止,崩中帶下,消一切瘡癤腫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腸,消酒毒,治黃病,敷蛇蟲咬,殺蕈毒。
8.《綱目》:治小腹疝痛、腹內冷積、水痢諸病。
9.《醫(yī)林纂要》:破血,軟堅。

傳說淵源

       馬藺的傳說和一種死亡后的希望有關,傳說:
       古時候的希臘人總會在墓地里面種植此花,因為種植馬藺,可以等到它開花,等到花開完全以后,美麗芳香,一片藍紫色的花海,就會引來傳說中的與天堂人間相同的天使愛麗絲,這時,愛麗絲就會找到花的主人,然后問他是否有什么話帶給已經去天國的人。
       這時,人們就可以對馬藺說出想要說的話,然后交給愛麗絲,愛麗絲就會帶去天國,交給那座墓地里的人的靈魂。
這是多么悲壯卻又溫馨的傳說呀,因為馬藺花,人們就可以和已經死去的人進行聯系,寄托思念。
       另一個傳說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馬藺花是不能與梁山伯相守的祝英臺所變成的花,其外形像是蝴蝶,所以它也就代表了愛的傳遞,與思念。

原標題:馬藺子
詞條標簽:馬藺,馬藺子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地分布產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性味歸經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論述相關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